怪不得,舅父总是催促自己提亲呢。

  看了一眼便宜大舅哥,兄妹俩年龄差距很大,主要是杨文广的功劳,算算时间,杨月满三四岁的时候,人就没了。

  杨家嫡系的人,寿命好像特别的短,活个四十岁都是高寿了。

  礼拜过后,背着妻子出门,上了婚车,一直出了应天府之后,跟随他们一起走的,还有舅父一家。

  自己家中已无长辈压阵,舅父过去,真的能帮助他不少,更重要的是,舅母是大宋公主。

  官面上的,没人敢为难他。

  回程的路就很快了,讲究一个顺畅,将近十天,就到了姑苏,日子和路程都是算了的。

  到了燕子坞门前,慕容家已经算是锣鼓喧天了,迎新娘下来婚车,便有人朝着他们抛洒谷豆,以求吉利。

  新娘进入宗堂后就是拜堂了,很多流程,慕容极在电视上看过,都明白,不过这里牵的不是同心结,而是“牵巾”。

  新人牵巾先拜天地、祖先,然后进入洞房,夫妻交拜。

  这里就和后世的一些礼仪重合了。

  慕容极心中明了,跟着释了元学习的时候,曾经讲过儒家的礼法。

  他自己也曾对照过的,后世的大部分伦理认知和礼仪认知都是承接宋代的。

  到了明朝,复‘礼’的时候,有些改动,那时候的习惯和后世几乎没多少差别了。

  宋礼以及程朱理学能够延续,还要多亏了老朱,为了承袭汉统,几乎在礼仪方面延续了宋朝的‘礼制’。

  这就要说到马皇后了,得她恩赐,天下女子成婚之日,皆可穿着凤冠霞帔。

  坐在婚房中,慕容极就那么呆呆的坐着,这么一瞬间,他想到了很多,仿佛一下子都通透了一样。

  这种感觉很舒服,就好像噎在喉咙的一块肉,突然咽下去之后的那种痛苦退去和酣畅淋漓的杂糅感觉。

  程朱理学如何啊?

  如果是以前,慕容极非要骂上一句垃圾,中华文化的糟粕。

  现如今,慕容极反而希望程朱理学的推广,可惜的是,程已经去世了,而朱还没出生。

  这个时代,礼不下庶民。

  谁能想象,居然是合理现象?

  谁能想象,这个时代对官员道德的要求之严格,对庶民道德要求之宽泛是两个极端。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