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杰听闻后,认真的思考起来。

  前世李家成是看置地收购的港灯,所以可能故意放他一马,知道置地必然会出现问题,说不定连置地一块收拾。

  这一世换成泰富集团,李家成还会放林正杰一马嘛?

  毕竟泰富集团事先套现那么多资产,一旦收购港灯,就不可能出售。

  李家成或许这样想,那他会不会加入竞争呢?

  虽然不怕,但也尽可能的不要卷入恶性竞争中。

  林正杰很快说道:“再给一个别人给不起的价格!”

  钱嘛,他有的是办法赚!

  抠抠搜搜,到时候反而给长实、置地、佳宁的机会。

  朗德斯一惊,居然从林正杰身上,看到‘船王’包宇刚的海派收购风格。

  他思索一阵后,说道:“那就是溢价35%,即每股6.95港币以泰富集团目前持股10.5%,还需要24%的股权,需要资金16.36亿港币,涉及资金23.5亿港币.同时,港灯还发行了6000万股‘认证股’,我建议以9.5港币收购1200万股认证股,占发行的20%。”

  所谓‘认证股’,就是‘认股权证’,时间一到,是可以兑换普通股的。倘若有人收购足够的‘认证股’,是可以威胁大股东身份的

  一番算下来,泰富集团只需要出18亿港币,差不多就可以收购成功。当然,毕竟前面已经暗购了10.5%的股权

  林正杰说道:“就6.95港币每股的价格收购普通股、9.5港币每股收购认证股。这样我们持有的普通股便是34.5%,也不触及全面收购线(51%)。”

  一旦超过35%,那么证监处就要求你收购51%。

  而一旦超过51%,证监处就要求全面收购。

  这就是个连环套!

  第一个线,是考虑到有人加入竞争;

  第二个线,是考虑到全体股民的利益。

  这也是为什么,收购战一般是高峰跌落的六个月后,因为在这六个月里,这只股票的股价低迷,按照港府的收购条例,触及全面收购线时,必须以六个月最高的价格。

  而收购人放在六个月后,就是想着——出一个六个月最高的价格,对股民毫无诱惑力,大家不会出售给伱。

  那么所谓的全面收购,自然就成了摆设,收购人也不-->>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