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遥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想起老板的神通广大,想起楼下那些他不能去的地方,张遥表示:我不懂,但我很认可老板的一切决定。

  “您放心,我会注意的。”

  周瑞点点头:“已经投入的,比如海外旗舰店,按计划弄弄好就行了,之后以线上模式为主,也没必要在那边设仓,反正老美的消费者应该习惯了14天到货。”

  周瑞意味深长的说道:“不要局限于北美,眼光要远一些,中东、北朝、毛熊、非洲.都很有潜力。”

  张遥张了张嘴:“老板中东和毛熊就算了另外两个地方能有消费能力么?”

  “万一有大客户呢?你之前砂特不是爆单了?”

  “.”

  ——————

  之后的几天里,周瑞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军无研究所”度过,率领着众人在军用无人机领域突飞猛进。

  一体化作战平台、空地协调、单兵设备,都越来越完善,井喷一般的往外冒。

  当体系越来越完全,一些概念也被提炼了出来。

  结合当下规划的路线,“无人机战”或者“军用无人机”,已经不足以概括了。

  考虑到将来对外公布,要有威慑力,也要有模糊性,更要有一种不明觉厉感觉。

  于是一个更帅气的名字,被作为内部沟通的综合性叫法。

  智能机械战。

  这名字一听,就感觉逼格比“无人机战”要高好几个档次。

  而且恰好和“机械智能”有联动。

  地下一层,制造区,周瑞正在尝试制作智能指挥舱。

  这是一种可外挂,也可集成在驾驶室里的指挥单元,当然目前还是在验证可行性。

  大体上,由5块以上的显示屏,组成的半包围结构,“指挥者”坐在其中,接收各种无人机反馈回来的信息。

  冯阳则在一边,编写程序,先排除掉ui问题,把信息分类的思路定下来。

  一般情况下,“机械智能”工作,是不会主动产生人类可以理解的“反馈”的,它听从人类的命令,但不喜欢和人类沟通,这是它和“人工智能”最大的区别。

  所以要主动截取“机械智能网络”里的数据,来进行干预。

  目前的思路,一个是“指挥无人机”,一个是“用无人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