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心想这么一台机器,很贵吧?!

  小刘决定回去打听一下,虽然老家这边只有一台,肯定不饱和,哪怕以后饱和了,他也能开去别的地方.那毕竟是一辆车子不是?

  有趣的事情是

  一通操作下来,农户感觉自己赚了,毕竟真金白银的省下了钱,全是纯收入。

  (想)开农神的也觉得自己赚了,半小时一千多块,哪怕刨去成本,也肯定有的赚。

  两边都觉得自己赚了,这就是生产力的提升.

  而不是一个链条上的上下挤压内卷。

  女调研员不但认真询问了农户们的想法,还去了农神刚才工作的地方看了一眼。

  黄色的土地上,黑色的基肥很显眼。

  而且恰巧旁边一块地上,有人正扛着麻袋,在隔壁地块人力撒肥。

  撒的有稀有疏,不够均匀,和隔壁农神作业的土地,视觉上有着明显对比。

  女调研员感觉这场景很有参考意义,拍下了一张照片,准备拿回去汇报。

  然后叫上同事,出发去下一个调研点了.

  这次得有点提前量,否则又赶不上热乎的。

  同样的工作,在不同的省份,不同的村庄都在发生。

  这次“两部联合调研”,从京北出发,兵分数路,化整为零,一路南下。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直奔基层、直插现场。

  ——————

  之后的几天里,周瑞大部分精力,都倾注在了“农神”相关领域,编写程序,筹备数据中心,设计“一体化压铸”的产线,协调各方情况。

  偶尔有空了,也会刷刷经验。

  而农业部、科技部两部联合调研的进展反馈,也来的比他想象的早不少。

  其实在他还未回到沪上的时候,两部联合调研就已经暗中开始了,

  最后似乎还有人找到了元老那里,着重听取了一下元老的意见。

  现在,终于联系了“开明智能”。

  也就是到了面谈的时候了。

  “联合调研小组”,通过公司渠道联系了开明智能,表示初步调研成果已经汇总,希望和开明智能,尤其是周瑞本人能够面对面谈一次。

  周瑞自然不会拒绝,为了展现实力和诚意,面谈地点就被放-->>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