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觉几人讨论的东西非常重要。

  紧接着,一行人来到项目组对面的会议室,开始正式研讨。

  牟仲义已经准备好了三份资料,里面是一些可以透露的东西,主要是成品数据,不包括“复现”工作的进展和方法。

  三个专家没有废话,拿起资料仔细研读,这一看就是两个多小时,并且问了很多问题。

  “四象”项目组时不时解答,但不该说的都没说。

  这只是研讨会,又不是“开源大会”,周瑞也不搞宗教。

  关洪安脑子感觉嗡嗡的,手上的资料他仔细核对过,初步排除“数据造假”或者“误差大的离谱”的情况

  “老牟啊.伱可真是一鸣惊人啊”

  牟仲义摆手道:“可不是我,我只是参与了复现工程,发现者和制备者都是小周。”

  他奔7的人了,看的很开,不是自己的东西不会往身上揽。

  关洪安看了周瑞一眼:“小伙子,你是天才班的么?复大有这个模式么?”

  一些高等学府流行搞这个,十五六岁完成本科学业的人不在少数。

  周瑞整理了一下白大褂的衣领:“大一上学期。”

  “咳咳咳!”

  关洪安差点一口空气呛死。

  牟仲义补充道:“人家是全国高考状元,比天才班还难得呢!”

  如果从人数来说,全国高考状元更稀有一些,那些天才儿童正常上到高三,也未必能拿全国状元。

  但这是一回事么?

  周瑞感觉时间够久了,出言道:“三位前辈,资料大家也看了,这次请三位来,就是想研讨一下未来‘四象’结构的应用场景,牟老一直推荐进入军工领域,为此我们积压了大量论文和成果,都没有公开发表。”

  这是实话,除了他自己的论文外,项目组其他人在近期工作中,也都积累了很多东西,如果水一些,搞出十来篇论文是没问题的,毕竟这是一个全新的领域,太多东西可以讲了。

  而且作为全球第一块超材料,在“自然”、“科学”上搞连载都行。

  而这些东西,一直压着,并且处于保密状态。

  关洪安咽了口唾沫,说道:“老牟做的没错,这种技术捂一捂没毛病!”

  如此强大的性能,如此低廉的制备条件。

  这不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