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健觉得天旋地转,在身子打了个颤之后,几乎摔倒。

  船队覆灭是大事,几百人的死伤,看上去也是大事。

  可在大明朝,其实……它又是小事一桩。

  因为大明终究还是国力雄厚,没了几艘海船,可只要肯,就可以打造三十艘,三百艘。区区几艘海船,又算得了什么呢?

  数百人的死伤,对于上千万户的大明,也不过是沧海一粟而已。

  这种事,其实可大可小,大里说,如此严重的事故,足够震动朝野,足以引发陛下的勃然大怒。

  可往小里说,在无数的大事面前,其实它又不值一提。

  而真正让刘健头晕目眩的,却是一件事,那就是……下西洋的一切资料算是统统变成废纸了。

  这是何其可怕的事啊。

  下西洋的国策,已经确定。

  这已不容更改了,为了寻找那传说中的良种,大明必须走向汪洋大海,效仿当年的三宝太监一样,在无数的海域和陆地上留下自己的足迹。

  可是……没有航路,没有水文的资料,那么就必须重新去开辟,所谓的七下西洋,其实就是一次次的开辟航线,船队一次比一次走的远,有了前一次下西洋的经验,下一次,他们才可以杨帆千里,而为了这七下西洋,朝廷准备了数十年,动用了无数的人力物力,数十万人为之征用。

  失去了这些,就一切都需从头开始,想要一下子抵达第一次下西洋时所抵达的海域,需要花费数十年的心血……

  这是什么?

  这将是无数百姓的血汗,是需要历代君王的心血才能缔造出来的。

  这是银子,是粮食,是人力!

  内阁每日所做的,就是用最少的钱粮办最大的事。这些年来,这边省一省,那边又省一省!

  而如今,只因为这张奏疏,朝廷省了一百年的粮食,从户部抠出来的那点银子,怕都不够接下来挥霍的。

  刘健脸色惨然,颓然坐下,语带悲怆地道:“你……你误了老夫啊。”

  马文升的脸色更是苍白如纸,甚至不敢抬头!

  此时,他决不能将责任推诿到前任的头上,他很清楚,越如此推诿,越是惹人反感,这口锅,他兵部尚书……得背。

  马文升道:“小官老眼昏花,不堪重任,辜负了陛下的厚恩,此事,下官愿引咎请辞致士,告-->>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