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日子,京师里可谓是人心惶惶。

  西山新城的价格,非但没有下跌的趋势,甚至还连日攀升。

  到了下月月中,居然到了二十七两银子。

  每丈二十七两,这几乎已是天文数字,哪怕是在新城,这价格也堪称是恐怖了。

  可新城那里,要什么有什么,无论是学堂,戏院,道路,几乎什么都有,可这方继藩的封地处,却还是一个大工地。

  两相对比,任何一个理智的人,想来都明白。

  可现在的问题就在于,西山市面上的宅邸,就是吃香。

  价格在短短两个月不到时间,竟是涨了三倍。

  这个收益,是极骇人的。

  因而,才有更多人,疯了似的想要购买。

  似乎人们已经疯了,完全不再在乎那憋屈的小宅到底是否适合住人,未来如何。

  一些家族也纷纷倾尽了家财,彼此拆借,都想去分一杯羹。

  某些商行看的眼热,也忍不住取出了一部分本用于去扩大生产的金银,投身其中。

  这两个月的时间里,已经不再是李政这些人暗地里购买,人们似乎寄望于这里的宅邸,会一直涨下去。

  以至于涨幅在二十七两银子的高位上,非但没有任何下跌的趋势,反而更大起来。

  因而,当价位突然三十五两时,只用了短短的六天。

  六天的时间……价格竟已至四倍。

  李政的心情轻松许多。

  一切都如自己所料。

  而现在……他终于不再紧张,而是有了闲情雅致,邀了国使馆的佐官喝茶。

  副使乃是奥斯曼人,本叫穆斯塔法,不过现在早已改了汉名,叫朱成。

  这番邦之人改汉姓的不少。

  姓朱的较多。

  毕竟在他们眼里,朱姓乃是国姓,反正自己叫着,也不必入大明的皇册,没人追究。

  此后还有姓李的,姓赵的,姓刘的,这些姓氏相对少一些,却也是多数。至于其他的姓氏,也是不少,毕竟……大千世界,无奇不有,当然……姓方的就比较稀罕了。

  也不是没有,去岁的时候,倒是有个交趾人改了方姓,还挺高兴的,似乎有人说,当天夜里就有顺天府的差役围了他的客栈,将人揪了出来,一口咬定他乃方家海外遗孤,他拼了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