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

  汉朝的卫青也是如此,不玩花活,率强劲的汉军正面迎战匈奴,然后才有霍去病千里奔袭。

  同样的还有千年以后的岳飞,面对不可一世的金人,大多也是直来直去。

  总指望以少胜多以弱胜强,本身就是一种弱者心理。

  而且强弱一向不是兵力决定的。

  李跃觉得真正的名将,审时度势,在关键时候出手,激励士卒舍身忘死,一往无前。

  韩信、霍去病那个级别的另当别论。

  有了强军,自然会有强将。

  仗打多了,名将也就出来了,就像羯赵,最开始石勒不过是一介农夫,种了三十年田,八王之乱活不下去了,纠合同乡组成十八胡骑,到处摸爬滚打,方才崛起。

  如此一来,黑云山等于扩军至五千人。

  黑云山人口近四万,排除老弱妇孺和病残,几乎所以适龄青壮都要从军。

  但这也是时代特色。

  全民皆兵几乎是必然,连山上的壮妇也经常弯弓搭箭,提刀握矛。

  没人觉得苦,没人觉得累。

  七曹立起来之后,山上自然有一阵的混乱期。

  一个编户入籍就难度极大,编户需要登记一户的人数,核定田产、劳力、牲畜等等,关键很多既没有姓也没有名。

  而作这些工作的人,至少要会写字、计数,还要纸张、笔墨、绳尺等等物资支持。

  周牵忙的脚不沾地,将山上所有识字的人都召集起来。

  纸张笔墨不够用,用竹板代替,每家一块竹板,以小刀刻之。

  没名字的,现场取一个。

  进度非常慢。

  不过此事再慢也要完成,不编户入籍,黑云山就永远是一座山贼寨子。

  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李跃干脆开了一座尚武堂,也就是军校,五岁以上,三十以下,皆可入学,包一日两餐。

  辛粲启蒙,教读书写字,李跃主抓思想、武艺。

  这批人起来了,忠心肯定没问题,黑云山的所有问题也就解决了。

  不过很多人对识字并没有兴趣,读书习字需要时间,还不如打猎捕鱼划算,因此十二以上的人来的极少,二十以上的青壮,基本要承担一家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