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一会儿,他才转身就走。

  大殿上,曹操见状,就要拔剑而上。

  见陆翊没有任何动作,曹操终究没有再上去。

  审配一路走出王府大殿,走到大街上。

  王府大殿门口,不远处,簇拥着很多老百姓,他们对着王府指指点点。

  王府四周明明拥有着很多巡逻士兵,但是,却没有人对这些百姓加以驱赶。

  审配又离开王府,来到大街上。

  大街上,百姓依旧往来不断。

  如果不是他才经历过战乱,他甚至会误以为邺城还在掌握之中。

  审配走过大街小巷。

  看着老百姓们有人忙碌,有人交谈的场景,审配若有所思地低下头。

  许久,他才看向袁绍埋葬的地方,长长叹了口气。

  赵王。

  非我不愿意赴死,追随你的脚步。

  只是,这般繁华盛世,我也很迷恋。

  常听闻吴王一向善待百姓,是真正的仁义之主。

  果不其然。

  审配想到这,脸上浮现一抹笑容,朝着王府方向快步走去。

  他的步伐越来越快。

  到了最后,他竟然飞奔起来。

  第十一天,陆翊任命审配为代冀州牧,便带领着所有文武百官再次南下。

  两个月后,泰安六年三朝,陆翊在吴县召集了所有文武百官。

  张辽和张郃也赶来了!

  两人此次非但赶了回来,还带来了乌桓单于楼班等一帮文臣武将作为俘虏,还有乌桓曾经赫赫有名的王塌顿的首级。

  泰安七年二月,陆翊将乌桓的领地划入领地内,将乌桓近五十万军民全部潜入黄河以南,分成五十个部分,归入五十个郡县,禁止乌桓年轻代之间通婚,必须和汉族子民通婚,并且,必须接受汉族文化。

  四月,程普终于发动了对交州的战役。

  大军才刚刚发动,交州牧士燮便请降。

  泰安七年十二月初一,许都的天子正式向吴王陆翊发出禅让请求,被吴王陆翊拒绝。

  泰安八年二月初一,吴王陆翊正式带领文武百官祭奠不朽丰碑。

  泰安八年三月初十,吴国夫人黄月英和曹节发明了泥土活字印刷术。

  泰安八年七月初一-->>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