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好在诸葛亮的先生似乎是黄承彦,是荆州四大望族之一的黄家主事人之一。

诸葛亮如此年轻,就能被学院造势宣传成为“卧龙”,大概也是学院看在黄承彦的面子上。

可也因为没有真正的靠山,其他学子怎么看得下去?

再加上诸葛亮自比管仲、乐毅。

这些学子,自然一个个酸溜溜的。

从某些方面来说,诸葛亮和庞统,有些性情是极为相似的。

酒楼的下人端来美食和酒水。

鲁十三见诸葛若雪如此神情,也意识到自己说话有些过多,忙讪讪道:“吃饭吧!吃完饭,我们先休息。明天,我差人去打听下少夫人两位弟弟如今住处,再带你们过去。”

一行人吃完饭,回到住处。

一整晚,诸葛若雪都翻来覆去,没有睡着。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诸葛若雪便起床,催促鲁十三赶紧打听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的住处。

一直打听到下午,才终于打听到两兄弟的处境和下落。

原来,诸葛玄在世时,荆州牧刘表经常会派人送些钱资给诸葛玄,诸葛玄还勉强能够维持日常开支。

所以,他在襄阳靠近城门的地方,买了一栋小房子。

因为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都比较聪慧,都通过了学院的考核,所以诸葛玄将两兄弟送往学院读书。

诸葛玄病逝,荆州牧刘表也只是派人帮忙料理了下诸葛玄的后事。

之后,便没有再管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

虽然两兄弟都在学院读书,都有类似于俸禄的津贴,但是,远不够他们在城内的日常开支。

因此,诸葛亮和诸葛均兄弟卖掉了在城内的房子,在襄阳城东郊区置办了一栋简陋的茅草屋。

而“卧龙”道号的传出,便是诸葛亮的先生黄承彦出的主意。

黄承彦知道诸葛亮的难处,又怕伤及他的面子,不敢直接资助钱资,只能让学院帮忙造势,好让诸葛亮名声传播出去,就能被荆州牧刘表看重,从而出仕,为官一方。

自然,也有俸禄供养两兄弟继续生存下去。

可惜,荆州牧刘表见诸葛亮太过年轻,并未同意接见,更没有安排官职。

此时,诸葛亮甚至从学院离开,用剩余的钱资,购买了一些田地耕种,以维持两兄弟的生活。

而诸葛均,目前还在学院读书。

陆翊听到鲁十三的汇报,有些愕然。-->>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