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卿,楚国现在虚弱,要不要撕毁弭兵之盟,给楚国狠狠地来一刀。”

  他心中还是没有忘记当年秦楚两国给他的打击,直接从霸主宝座上击落,若不是他到洛国之中跪求,甚至差一点就死在荒野之中,这是何等惨痛的经历。

  晋国众卿几乎齐声道:“国君不可!

  信誉是霸主的根基,而且洛国作为盟约见证人,一旦无故背盟,洛氏定然不满,他们对信誉的看重您是知道的。”

  洛氏的信誉是世间最珍贵的宝物,不是区区一个重耳就能够破坏的,幸好重耳没有这么做,要不然洛瑜一定会让他知道背盟的可怕。

  晋国最多只是震撼,对于洛国学宫来说,这是一场盛宴,一场完全不同于过去的战争,从学宫之中流传出的思想影响了诸夏世界的方方面面,其中就包括战争方面。

  实际上从吴越之战结束的时候,很多人就在思考越国为什么会那么干脆利落的输给了吴国,到了这一次吴楚之战,同样有许多的人在琢磨。

  秦国雍都,楚国王太后和楚王顺利到了秦国之中,带来了楚国战败的消息,秦国君臣人都麻了。

  三十万打十五万,人口疆域数倍于吴,粮草兵甲远胜吴军,怎么看都是优势在楚吧?

  怎么就能一败涂地到国都都丢了的地步呢?

  秦国君臣有些怀疑人生,这盟友还能不能要了,但是救还是得救的。

  但是当他们展开双方之间的战报之时,就敏锐的感觉到了不对劲,“国君,这庆忌和孙武两人的确是不可小觑啊,他们好像是武王那样的人。”

  在邦周之中,武王和素王不同,素王属于全能,身上有明显的天命庇佑,但是武王是人间战神。

  当初和殷商的战争,就是武王一次次的以少胜多,最终将殷商打的国力崩溃,拼尽全力在牧野对周军决战,结果依旧是武王大获全胜,亲自冲阵将殷商士气打崩。

  “孙武制定策略统兵,关键时刻由勇冠三军的庆忌冲阵,双方的统帅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怪不得楚国败得这么惨。

  国君,此次东出帮助楚国复国,还请上将军务必记下,以堂皇的国力强行和吴国打消耗战,他们远道而来,没有根基,定然不是对手。”

  在这种天下震惊之中,秦国大军和先前保护着贵族逃亡的楚军顺江直下,号称出动五十万大军,要收复楚国故土。

  这时楚国大肆搞分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