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朝的时候,一开始都是贵族当兵,后来藏兵于民,全民皆兵,后来随着甲胄的发展,汉朝基本上征召六郡良家子就足以镇压天下。

  我大唐二十多年来,一直都运行良好,这一时之间,怎么去改革军制呢?

  最重要的就是安西大都护这个职位,我的建议是不要让武职人员担任,让通晓军事的文官去做,或者说,至少要让文官有监督大都护的权力。”

  李世民心头缓缓浮现出疑惑,这些年国师所做的事,让他渐渐有了些明悟,国师一定是在谋划着某些事,他忍不住回想起之前洛苏所说过的,“现在陛下你还接受不了,那就是时机未到,等时机到了之后,你会知道的。”

  李世民却越听脸色越难看,殿中甚至都有些安静,那噼里啪啦的烛火声愈发的大,因为殿中愈发的安静。

  于是汉末列国都有自己的精兵之源,我大唐的折冲府虽然说是遍布全国,但实际上大部分都在关中,和汉朝的六郡良家子颇为相像。

  待众人都离开之后,李世民突然对洛苏说道:“国师,刚才您所说的在西域维持一直募集军队,朕突然想要,是否能在长安也如此做,将百骑扩大一番呢?

  处理各个国家间的关系,维护各个国家间和大唐的关系,才是最重要的。

  解决这个问题,刻不容缓,改革现在的军制,刻不容缓,朕绝不会将这个问题,留给后世子孙。

  李世民的声音在殿中回荡。

  大唐在安西,屯驻一部分精锐士卒,这些士卒拿粮饷,专职打仗,这些人可以从当地招募,也可以从中原招募,很多濒临破产的府兵,可以通过前往安西当兵,重新兴盛起来,起码多了一个机会。

  魏征的建议的确是能解决府兵运行成本问题,但的确是很容易让地方坐大,尤其是在朝廷势弱的时候。

  洛苏温声道:“只要想要让中央朝廷的财政不被拖垮,那最后当地自治就是注定的。

  许多府兵家庭明明还有地,但只能卖地,乃至于去借利滚钱。

  中原是树干,西域、辽东、漠北都是树枝,保证树枝不出问题的办法不是折腾树枝,而是让树干茁壮成长。

  中原广袤,这颗参天大树的根本在于什么呢?

  李世民沉思片刻,转头望向洛苏,“国师对刚才中书令和兵部尚书所言可有什么看法?”

  洛苏却肃然道:“这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