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的简单复兴,他的思想之中蕴含着一天下的精髓,那是目前所有思想中都没有的。

  洛辞和洛言还准备将素王的学说给孔丘参考,希望他能够用自己的思维写出更精彩的理论。

  没想到孔丘居然直接离开了洛国。

  洛辞笑道:“仲尼既然是五百年一出的圣人,难道有什么人可以控制他的思想吗?

  他是大贤之人,不论是顺境、逆境,都是为他的智慧提供养分,等吧,他一定会回来的,洛国才是王道的乐土。”

  曲君同样喜欢洛语之中所描述的王道,因为他一直在被臣子欺压。

  他听说孔丘曾在洛国学宫之中进学,于是邀请来问政,询问怎么样才能振兴国势,兴盛君主的权威呢?

  这正是孔丘所研究,笑道:“国君,很简单,只要践行素王之道就可以了。

  素王是三千年以来,最伟大的人,他的伟大不在于东征平乱,而是制定礼乐。

  这是足以让万世太平的制度啊。

  后人不去遵守,反而不断地破坏,这难道不是最荒谬的事情吗?

  周王室最大的四次衰落,分别是厉王、荒王、幽王、僖王时期,难道这些衰落,真的是上天不眷顾他们吗?

  不是的,是因为他们肆意的破坏礼乐宗法制度,而产生的人祸啊。

  王室的兴盛,都伴随着礼乐秩序的重新构建,车轮只有在平坦的大道上才能跑动,这就是寻求大道的重要性。

  不论是洛文公还是洛宣公,都是加强了周天子的权威,让诸侯们各行其是。

  齐桓公和管仲也是通过尊王攘夷,重新确立了宗法制度,才让天下稳定下来。”

  素王之道,高深飘渺,而且洛国从未完全将素王之道公之于众,直到洛明公作出《洛语》一书。

  洛休将四百年来的周政得失归纳总结,还大篇幅的对素王《王道》进行阐述,在《王道》和《洛语》之中,有一个人人安居乐业的大同世界。

  这让孔丘无比的坚信,只有重新建立礼乐制度,才会将现在纷乱的人心收拾起来。

  他如果知道自己推崇的洛明公不仅仅作了王道的《洛语》,还有霸道的《为主》,恐怕会和得知素王存在的李耳有同病相怜之感,震撼不已了。

  曲国国君很是欣赏孔丘的王道,或许是用这些来麻醉自己吧,他任命了孔丘担任曲国的国相。>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