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就不得不说,在密折制度出现以前,奏章都是公对公,是有一套完整流程的。

  不是电视剧里演的那种,一个大臣怀里揣着奏章,见到皇帝之后往皇帝怀里一塞,“皇帝,我给你上奏章了,你看看吧。”

  原因竟然是“罔顾事实,胡言乱语”、“奸邪的言语,怎么能够呈交给陛下呢?”

  这一下就把丞相等人惹毛了,再一看阻止的那些人,全都是出身关中的,顿时气不打一处来,丞相卫平怒道:“谁给你的胆子来欺诲我关东英豪,我等靖难诛除独夫之时,伱又在何处?

  如今还能显赫富贵,在我等面前狺狺狂吠,就该叩谢我等恩典。”

  听闻卫平所言,却丝毫不怒,反而眼底出现了一丝笑意,面色嘲讽道:“什么关东英豪?本官只知道天下一人乃是皇帝陛下!

  关中尚且不安稳,哪里有力量能支援关东,倘若关中因为灾祸而缺粮,导致流民四起,冲撞了长安帝京,谁来负责?”

  卫平怒道:“没有你这样的奸邪之人,怎么可能突然生出灾祸!

  靖难之初,关东百姓士民泣泪以献,恢复关中,我等鼎力支持,难道朝廷现在要食言吗?

  难道朝廷现在要眼睁睁的看着关东的千万黎庶和朝廷离心离德吗?”

  “丞相言重了,朝廷从来没有答应过关东士民任何东西,谁欠下的债谁来偿还,谁许下的承诺谁去完成,这难道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对这无耻至极的一番话,不仅仅是卫平,他身旁的其他人同样无法忍受,直接污言秽语起来。

  这场争吵最终以双方大打出手而结束,一直到此时,皇帝依旧是一言不发,就好像不知道这件事一样,诡异的感觉让某些敏感的人已经有些头皮发麻了,此时一个人来到了丞相的府中。

  是洛盛。

  “公子可有要事?”

  丞相望着眼前的洛盛很是郑重,靖难之役,洛氏出了大力。

  虽然昭城洛氏主家没有下场,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英侯国就是昭城的马甲,那些敢战士和资源可不是英侯国能拿出来的。

  “丞相可是上书请求赈济关东却没有成功?甚至上书都没有到达皇帝手中?我正是为此而来!”

  丞相嚯的一下站起,发丝根根竖起,胆寒道:“公-->>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