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回音不断转换。

  两位诸侯王为刘彻提着宽大的天子袍服走上了祭坛,只留下刘彻一人在上面。

  “素王在上,臣刘彻,诸夏天子,大汉皇帝,率大汉文武百官、昭公国文武、岭南王国文武,祭告上皇天。”

  刘彻插上香火然后将通天鼎中的火焰点燃,然后他就见到祭坛之下的所有人都跪了下去,宛如潮水一般。

  刘彻自己也跪了下去,天子祭天,就像是儿子祭拜父亲,下跪很合理。

  刘彻双手交叉然后高高举过头顶,其他人则叉手垂首,放在胸前。

  “嗡~”

  这是琴弦响起的声音,在举行仪式之时,乐师是唯一的例外,毕竟他们本身就是仪式的一部分,不可能既奏乐又行礼。

  宏大的颂圣曲响彻,到了如今,即便是秦川之地也没有那些不会唱这些颂圣曲的人了。

  那样的人都是反贼,做不了官,进不了禁军,来不到这里。

  “素王的神灵在天上,诸夏的光辉万万年!”

  一遍唱过,所有人都站起身,贾谊和洛景捧着一个圆筒,圆筒之中是一根根竹签,上面写着一个个名字,仔细看去,都是已故的王侯公卿,名字之下则是谥号,以及谥号的解释。

  从纸被发明之后,竹签就渐渐失去了文字载体的功能,但是其他方面的作用则被发掘了起来,比如祭祀,比如各种神秘学的载体。

  两人脚步并不着急,甚至就连抬脚的高度都差不多,缓缓走到刘彻身边,将竹筒伸出,刘彻取出一支,翻手一看,正是岭南桓王赵佗。

  他径直将竹签扔进通天鼎之中,几乎一瞬间火焰就升腾而起,就像是一条火龙一般,直接将竹简吞噬一空。

  “素王在上,臣刘彻,以诸夏天子之位,上呈,岭南王赵佗之谥,桓!

  上皇天请核之。”

  随着刘彻的话语,竹简在通天鼎之中熊熊燃烧着,然后一缕清晰可见的白烟从鼎中飘飘扬扬的直直的向着天空之中而去。

  所有人都睁大了双眼,即便是见过这幅场景,但还是震惊不已,因为那一缕烟实在是太过直了,就像是尺子量过的一般。

  就这幅场景,谁若是告诉众人这实际上是科学的,是正常形成的,那就是把所有人当成傻子,这就是谥号为什么基本上都是符合的真实评价,少数的提高或贬低也不离谱,因为评定谥号的人见过这一幕-->>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