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他回到中原之后的几场交战之中能够看出,他还有些不太适应中原的战争,尤其是南阳这样即便是在天下之中也算是环境复杂之所,这是蒙恬不为人所注意的弱点。”

  ……

  蒙恬统率着长城兵团向着南阳而来,长城兵团的精锐一半在章邯手下,配合着诸王侯在中原大战。

  蒙恬走河南之地,先胜后败,然后陡然之间发现了刘邦这么一支绕道南阳的反贼,这让蒙恬有些恼怒。

  之前扶苏大封王侯,将他封为临淄王,章邯为邯郸王时,他还在封赏的第一列,还隐隐压章邯一头。

  但是之后章邯直接大破赵楚联军,楚贼项梁重伤而死,立下大功,就差一步就能封赵王了。

  但是他却一直没有进展,甚至先前还在楚军的手中大败了一场,这让他无法接受。

  不仅仅是遥遥无期的齐王王位,关键是蒙氏的声名,大秦第一将门,位在王氏之上,实在是丢不起这个人。

  章邯奉皇帝的命令在中原统帅王侯和整个帝国的军队,蒙恬本来准备配合章邯夹击叛贼,但是刘邦的出现让他惊醒。

  万一这支军队破入关中那就全完了,于是赶紧率领着军队前来追剿刘邦。

  韩信纵观进入南阳的各条通道,最终选定了信阳作为初步埋伏的地点。

  这条通道在历史上非常有名,昔年庆忌和孙武这对君臣就是从这里突入楚国郢都。

  那场战争使吴国达到了历史上的极盛时期,最终经过洛国参与的合议,和楚国以大别山平分诸夏南方的土地。

  蒙恬率领着大军前来,这里是最快最宽的通道,韩信就是要行常人所不行,想常人所不想。

  虽然韩信正面指挥大兵团同样无敌,但是能用计他还是喜欢用计。

  韩信大量招募新兵的优势很快就显示了出来,极具膨胀的军队人数,使得韩信有足够的人数,来布置两三重埋伏。

  这个过程中他发现刘邦麾下真可以算是能人辈出,刘邦沛县旧人之中,有不少人都能带上万兵。

  要知道在没有大量实践的情况下,能达到这个程度已经是天赋异禀了。

  这样的人经过战争的磨砺,最终带个几万兵,成为一支偏军统帅是没有问题的。

  总之韩信大喜过望,有这些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