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王伐纣开始建立千年世家》 第一百四十四章:儒家两大法宝:拿来主义和素质教育(2/4)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子为了躲避杀身之祸,只能无奈离开了燕国。

  千金难求的重臣就这样被燕王自己排挤出了国家之中,赵国美滋滋的收纳了出奔的乐毅,还封他君。

  失去了乐毅的燕国,就如同被拔掉利齿的老虎一般,在占尽优势的情况之下,被齐国太子申打的大败而归,齐国一波翻盘复国。

  不过有燕国贵族说在齐国军中见到了韩楚两国的军队,齐国之中来自洛国的商人同样极多,大批的粮草和武器由洛国运来。

  此事不知真假,但燕齐两国之间数年的战争,最终以两败俱伤收场,却是不争的事实。

  战争,积蓄力量,再次战争,这就是列国的日常。

  洛国的日常则是,学宫,还是学宫。

  洛国公室最关注的就是学宫,老祖宗这些年偶尔传来的反馈之中,学宫是重中之重。

  现在的洛国学宫之中,儒家越来越强盛,而强盛的根基就在于两个法宝——教育和拿来主义。

  百家相争,就像是列国之间的争斗一样,不仅仅是理论要分个高低上下,还要看人才的多寡。

  兵家是利器,只传授给最亲近的子弟,这就注定不会消亡,但永远不会大兴。

  法家、纵横家是当世的显学,一旦得到君主信重,就能从庶民一日卿相,但即便是师兄弟之间,斗争都极为激烈,动不动就是生死之分,指望他们能搞出一个团结的学派那就是做梦。

  道家的学问是当世的显学,但显要的是杨朱之学,真正的老子之学,反而少见。

  与杨朱之学同为天下显学的墨家,在入仕列国之后,渐渐地偏离了墨子的思想,不要说兼爱非攻,甚至就连节葬节用这些都不再坚持。

  齐墨夸夸其谈,已经脱离了墨家一直以来坚持的底层路线。

  秦墨完全成了和公输氏一样的工匠,为了秦国的大业而奔忙,要以战止战。

  楚墨则是一群游侠,轻生死,重然诺,但是精锐的墨者动不动就死一批,怎么可能传承的下来呢。

  洛理只想说一句,墨家正统在洛氏!

  还有一些衰微的学派,若是没有洛氏保存他们的典籍,并且用这些典籍来教育公族之中的子弟,洛氏毫不怀疑其中某些学派,会直接湮灭在历史长河的潮流之中。

  只有儒家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