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不论是诸夏,还是蛮夷,无数的国家和部落都有着太阳崇拜和月亮崇拜的习俗。

  无数先人将奇异瑰丽的想象,化作一重重的神话聚集在太阳和月亮身上,成为图腾、成为信仰。

  楚人的太一神系对太阳就极度的崇拜,代表太阳神的东君在楚地神话之中是仅次于太一至高神的神灵,这种崇高的地位,在列国之中也鲜有能及的。

  历法,就是人类对太阳和月亮运转规律的总结。

  从上古时期,人们就发现在太阳和月亮出现在不同的位置时,人间的春夏秋冬和白天黑夜都会随着日月的变化而变化。

  立在地上的石柱,每一天太阳照下的影子长短都不同,先人知道这是因为太阳距离大地的远近不同,离得近的时候就是夏季,离得远的时候就是冬季。

  先贤便将这种太阳四季变换的时间记录下来,称作“年”。

  月亮的变化更是明显,它总是从弯弯的一牙,变成圆月,周而复始,大地上的人认为这种充满规律的美感之中一定蕴含着上天的旨意。

  先贤们同样将月亮的变化周期记录下来,称之为“月”。

  这就是太阳历和太阴历,通过对太阳历和太阴历的研究,无数的作用从中延展开来。

  首先就是充斥着政治意味的“正月”!

  从夏朝建立就修订了属于自己的历法,确立了自己的正月,殷商和邦周建立的时候都建立了自己历法,确立了自己的正月。

  但是这些历法出现的时候,由于经验的不足,或者是计算方法的问题,自然是存在着不准确的问题。

  太阳历和阴历的交替之间相差的天数,会导致正月的季节发生变化,这是严重的政治灾难,一年的初始,必须要在春季,若是在冬季,那就是重大的政治失责。

  太阳历的谬误会导致根据历法而制定的农时出现错误,农是天下的根本,种地是最重要的事情,没有之一。

  一旦错过农时,对整个诸夏列国的影响都极大,所以重新修订历法是所有国家的迫切希望。

  但修订历法可不是简单的事情,而且历法的实用性是会随着地理位置的改变而改变的。

  对于这种能够彰显正统,宣扬声名,还事关诸夏农事的大事,拥有众多人才的洛氏自然当仁不让。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