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补贴力度,这一次为了拿下申城这块硬骨头,互联网医疗自筹+借贷的资金超过千万,绝对不会畏惧对方的竞争。

  第一周,申城接入医院的补贴金额+机器物料支出80万。

  第二周,先期机器的成本迅速降低,补贴金额是50万。

  第三周,补贴数字稳步增加到70万。

  仅仅自挂号网应对补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耗费了筹措资金的20%。

  陈兴召开了公司会议,研讨数据和竞争情况。

  “申城看病的人太多了,三甲医院的号源只要放出去就会被挂到。”

  “其它二甲、三乙之类医院的热门科室差不多也会被用完,非热门科室每天也能有个70%左右的使用量。”

  “即便提高了线上号源比例,这种使用情况也没什么改变,大家对于互联网挂号的适应能力很强。”

  市场部的经理吕锋有些感慨的发言。

  陈兴皱着眉头问道:“只要敢补贴,就一定能补出去?”

  吕峰笑道:“钱还能花不出去?但这个花钱的效果很好,我们的增量相当强劲。”

  “如果我们现在停止补贴呢?病人会选择我们还是挂号网?”陈兴又问。

  吕峰迟疑道:“挂号网进入的时间比我们久,两家都有补贴的情况下还是他们多一些,如果都不补贴,应该会和现在差不多,他们6,我们4。”

  陈兴思考了一番。

  另一位高管说道:“那说明他们的补贴量比我们多,每个月的支出负担很重。”

  他犹豫了一下继续说道:“我们这个月补贴的钱有可能接近三百万,去掉必要的机器购入,这个数字也比较惊人,最主要的增量在于医院方面提高号源比例。”

  “号源比例一提高,补贴量就超出我们的预估了。”

  陈兴不满道:“你们都是干什么吃的?为什么不考虑到号源比例的事?”

  几位高管都比较委屈,人生地不熟的,谁能想到医院方面能被说动呢,而且,还不是一家医院,近乎于申城的所有医院了。

  听说,这是那位方总的功劳,人家直接撺掇了一场座谈会,又是慷慨激昂,又是拿出证书,又是列举其它城市的数据,终于才说动卫生局的同意稍微提高医院的线上号源比例。

  最重要的是,原本3%的存量比例没有动,另加的3%-->>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