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可直入蜀地,无有拦阻。然我料曹军必然欲重兵下我西城,意在汉中,更在我京畿之地。来此之前,我亦欲攻打宣汉,然我武关牢不可破,南阳重兵集结,纵是此安康,去将军两万兵马,又余三万之军,可以护佑我后方无忧。….

  是故,我欲破鱼复江关,此通荆、蜀之要地,且我南郡沿江驻军甚广,可以东西夹击。曹军若发对岸兵马救援,则我海军可渡江而击,直取长沙。若其不救,江关既下,蜀地既平。纵江关有重兵防守,轻易难克,我军攻之,亦可动蜀地曹军。有百利而无一害,如何不为啊?”

  诸葛亮捋着胡子,说的十分自信。尤其看着赵云眼中的诧异,满意的点头,舒服了……

  是个人都知道江关的重要性,一旦打下了江关,那么河南的军队便可以长驱直入。而以王言麾下军队的战斗力,一旦没有险阻据守,那么他们就已经败了。

  但是反过来讲,既然都知道江关的重要性,老曹自然也是知道的。重兵防守是必然,三五万军队总是有的。所以人们自然就会拔高江关,从而下意识的忽略。

  诸葛亮反其道而行,就算打不下江关,也能封锁江关补给。而一旦没了补给,江关能守多长时间就是问题了。同时蜀地的粮食也不少,曹军相当一部分军需就是走的这一条线。

  就算是他们被困在了江关西边,凭借着他们的战斗力,也能阻挡敌人一段时间,甚至来的少了还不够他们打的。如此牵一发动全身,既影响了蜀地的曹军,更影响了荆州的曹军。对于这一场大战,是有重大影响的。

  那么郭嘉、贾诩等人想到这里了么?肯定想到了。都是有数的聪明人,如何也不会忽视了这一个地方。只不过贾诩的任务在于看家,而郭嘉的任务在于统筹汉中全局,负责对蜀地的进攻。江关太远,郭嘉不能及时过去决断,一个不好就会葬送数万大军。

  纵然他们的家底厚,一战数万大军的损失也不是那么轻松就能够承受的。

  最重要的原因,当然还是因为优势在他们这边。郭嘉跟随王言二十年,深受影响。更加的倾向于,用最小的代价结束战斗,而不是行险。

  这就是诸葛亮不同的地方,自称有经国抱负的选手,虽然在王言治下当了这么多年的官,干的也不错,思想理论学习的也挺好,但总是想要更大舞台的,总想施展他的才华。

  军政分家,以前他不清楚军队的实力到底是怎么样的。现在他统率大军,深入明白了实力。诸葛-->>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