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写的自传不可能是悲剧》 第一百七十五章 这个问题……有问题(2/6)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
直在做的“神经系统模型”中,就有这方面的涉猎。

  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仿生机械义肢,已经可以做到由大脑控制进行简单运动,甚至还有初级的触觉反馈。

  但它的实用性和成本完全不具备规模化应用条件。

  不过孟浪手中这份义肢技术的技术含量,远超当今世界最前沿的科技水平。

  除了千锤百炼的机械设计结构之外,它与当今技术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了初级的“神经接驳技术”!

  不同于手部和脑部的密集控制神经,腿部的运动功能不需要像双手那么灵活,也不需要承担中枢神经的庞大信号处理任务。

  因此腿部的神经结构相对简单。

  涉及坐骨神经、皮神经、腓神经、胫神经等等。

  所以,腿部的机械义肢,是相对比较容易实现的一种。

  这份图纸里的机械义肢包含了两个部分,一部分是与肢体、神经紧密相连,通过手术安装在断肢末端的“端口”。

  另一部分则是机械义肢主体。

  这种技术不需要往大脑里安插芯片,使用时,只需要将机械义肢插入“端口”,就能完成神经信号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实现控制自如的神经接驳。

  这样的机械义肢不仅抗干扰能力强,而且更换起来十分方便,模块化的设计完全可以实现随时替换。

  “这东西的民用价值和军用价值,似乎都很不错啊!”孟浪思索道。

  民用方面自然不用说,世界上成千上万的残疾人,这灵活自如的义肢简直就是他们的福音。

  再套个仿真皮肤,混在人堆里。

  你不拿残疾证混福利,那谁也看不出你坐公交车可以免费!

  可想而知,大规模的商业化生产之后,又可以给自己增添一条赚钱的渠道。

  军用方面影响就更深远了,这种机械义肢操控自如,在速度和力量上,要远超普通的士兵。

  某种意义上,它就是一种“内骨骼装甲”。

  比之臃肿的外骨骼更加小巧灵活,材料强度上去之后,能打能跑。

  要是闫薇薇换上这种钢铁大长腿,那场面……

  你能想象一个普通士兵用博尔特的速度完成二十公里负重越野,然后给自己换一块电池后杀入战场,然后直接一脚轰爆装甲车钢板的景象?

  半机械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