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贻误!”崇平帝脸色铁青,沉喝说着,又问道:“回来,今日是谁在内阁值守?”

  按着定制,内阁当留员值守,以处置突发之事。

  “奴才遵旨。”戴权躬身一礼,正要出去,闻言,诧异了下,说道:“是韩阁老,不过赵阁老也在。”

  韩阁老,就是内阁次辅,吏部尚书韩癀,赵阁老就是工部尚书赵翼。

  陈汉仿明制,在长安重修宫殿之时,敕设四殿华盖,谨身,武英,文华;二阁:文渊,东阁。

  然而,如今内阁有着五人。

  内阁首辅,华盖殿大学士,户部尚书杨国昌。

  次辅,谨身殿大学士,吏部尚书韩癀。

  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李瓒,以及文渊阁大学士,工部尚书赵翼。

  崇平帝默然了下,沉吟道:“着人唤韩卿、赵卿过来议事。”

  边事不振,杨国昌举荐之人,坐守城池,难堪大任,他现在倒也想听听这位吏部天官的看法。

  戴权点了点头,躬身徐徐退出,而后就吩咐太监传旨去了。

  崇平帝又拿起一封奏章,看着上面的字,眼皮挑了挑,冷声道:“四面张网,三路会剿,断敌归路……崇平十一年,彼时言辞凿凿,声犹在耳。”

  这是武英殿大学士,兵部尚书李瓒的上疏。

  倒也不是针对李瓒,他岂不知北疆诸兵劳而不功,完全不在于李瓒之策,归根结底在于将校怯战,军卒战力羸弱。

  面对虎狼一般的东虏精骑,口袋布置得再好,在一马平川的幽燕大地上,彼等骑兵纵横往来,陈汉官军只能望风遁逃。

  “欲整军经武,首要拔除四王八公在军中的腐肉,而四王八公又不可擅动……”念及此处,崇平帝抬眸望了望重华宫方向,叹了一口气,思忖道:“前日已升了王子腾为九省都统制,派了差遣,巡查边事,俟其归来,就可提调其为京营节度,伺机整顿京营,清理昏庸无能之辈。”

  虽这些年,崇平帝通过文官逐渐接管京营之兵,但四王八公的军中势力仍是盘根错节,而崇平帝也寻到了突破口,那就是王子腾。

  边事的奏折,实在是越看越烦闷,崇平帝索性不再看,随手拿起一封奏章,其上题着“京兆尹许庐谨奏”字迹,崇平帝面色顿了下,心头的烦躁稍稍散去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