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张懋。

  不是说张懋多有声望,而是张懋已经「控制大局」,如果皇帝要把张懋给撤换,算是牵一发而动全身,没人敢接不说,就算真的有人接了,军中上下都是张懋的人,继任者也没法把军权巩固。

  反倒皇帝要担心张懋可能有不良企图,倒不是说张懋会谋反,或许张懋会给制造麻烦,让京营上下乱成一锅粥,给鞑靼人来犯创造条件呢?

  所以之前皇帝无论对张懋有多大的意见,都只能保留,任由张懋在朝堂上装腔作势。

  但现在不一样了。

  有张周在,皇帝完全可以不用顾念张懋什么声望不声望的,论军中的名声和地位,张周这个后来者明显是爬到张懋头顶上了,就一个研武堂,就近乎全是张周的人。

  皇帝有了撤换张懋的先决条件。

  但即便如此,朱佑樘还是要小心翼翼,生怕做事太直接,让军中剩下起了反噬。

  所以朱佑樘也不会同意张懋的直接请辞,那代表着君臣和睦关系的破裂,而是选择让张懋去西北领兵,把位置暂时给腾出来。

  萧敬在旁一边研墨,一边小心翼翼问道:「陛下您看,英国公前去西北,那京师的军务之事,应当交给谁呢?」

  朱佑樘道:「你们是不是以为,朕要把这一切都交给

  秉宽?」

  萧敬急忙道:「奴婢不敢乱想。」

  「无妨。」朱佑樘道,「先前朕已经派人去将懋仁给叫回来,京师周边的军务,暂时不由一人来担当,而是分给不同人,几营的人马,可以由兵部来协调,而各营日常的操练等事,其实本来就由各营地的将领自行来负责,不是吗?」

  「是。」

  萧敬听了之后,心里在打怵。

  他不由往一旁懂得军政之事的韦彬身上瞅一眼。

  皇帝明显已经不想再设立提督京营勋臣的职位,张懋很可能是最后一任提督京营的勋臣。

  以后皇帝会把京营的军权分散交给不同的将领,这也是景泰之后一早就定下的规则,但也正是因为英国公家族的势力,才让张懋在最近二十年一家独大。

  而皇帝似乎更想恢复景泰时期,由兵部来提调军权的做法,以张周为兵部尚书,负责京营的调配,而日常操练等事才会交给那些勋臣来完成。

  「也别说朕不给他姓张的面子,给他调三千人,随他去偏头关,此番出-->>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