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还要挂职内阁大臣……皇帝有点不给其他大臣活路的意思,俨然是要把张周当成大明朝臣第一人。

  张周自然知道如此会如何遭人恨,他还是有点自知之明的。

  以他入朝这么短的时间,完全没必要身背这么多职位,也是因为这些职位其实是没必要的,并不影响到他参政议政,他真正的身份,只需要当好皇帝幕僚便可。

  当不当阁臣,他还真没那么多想法。

  李荣笑道:「陛下也只是有如此的设想,目前还没有落实,不过陛下对于翰林学士王鏊很是推崇,看来此番入阁,就非他莫属了。」

  「是吗?」张周道,「对此我还真一概不知,李公公也不该把这件事提前透露给我。」

  张周其实知道朱佑樘的意思。

  最初朱佑樘是想把程敏政提拔入阁,这件事都到了落实阶段,甚至程敏政已经做好了入阁之前的一切准备,但问题就在于,朱佑樘也是个会顾念大局的人。

  程敏政最大的问题,是他第一次有机会入阁时,正好牵扯到鬻题案,而且明显是有人故意往他身上泼脏水。

  以此看来,程敏政在人际关系,以及处理一些私事方面,的确是有不检点,甚至是让皇帝厌恶的点,哪怕后来张周替他说话,让

  他有机会往张周阵营靠拢,但一次不成,想第二次入阁,事就没那么容易了。

  反观王鏊。

  就算论资历和能力,王鏊都不比程敏政高,甚至王鏊一开始就被人排挤,但至少王鏊为人低调,之前也未在入阁这件事上栽倒过,加上王鏊又是张周的座师,以其沉稳的性格,让皇帝觉得,还是让王鏊入阁更为合适。

  李荣道:「先生,您还是先赶紧给出谋划策,咱家也好早些找个地方歇息,明日一早还要回宫复命。」

  张周脸色随和道:「李公公辛苦了。」

  「宫里当差,不敢说辛苦,都是为陛下为朝廷,先生您也是一样。」李荣道,「目前最棘手的,还是河工这边的,今年旱情缓解,就怕中原和南方的洪灾又来,各地入夏之前都在筹备修建堤坝等事,但朝廷不可能一次批准那么多地方的重修计划,而且您知道,其中不少地方根本就是……借机调拨帑币,并不是有多着急。」

  张周道:「不会是让我推算一下,今年夏天哪边有可能有洪灾,提前预防?」

  李荣惊喜道:「如此是最好的,要是真能这样-->>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