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廷审议,便调了宣府的几万石粮食,用以安置军民。”

  谢迁面色不悦道:“只是出了一趟兵,就拿了几万石粮食回去,有没有背后的私相授受?”

  这意思是,不会是因为王琼升了户部侍郎,所以才有这几万石粮食的赏赐?拿朝廷的粮食来卖人情,这事有点过。

  佀钟补充道:“此事有陛下的御旨,另外司礼监掌印萧公公也曾专门提过。所给的都是推陈出新的旧粮,宣府巡抚刘时雍上任后是提过这件事,但陛下没加理会。”

  刘大夏作为马文升举荐上来的,现在却在宣府主持粮草,有点给张周、王守仁、王琼这个派系找麻烦的意思。

  但刘大夏毕竟才刚到任,无论他有什么意见,皇帝肯定不会站在他的立场上去考虑问题。

  让你是筹措粮食的,而不是让你算旧账,何况还是已经成定案的旧账。

  谢迁道:“长此以往,宣府的府库也会成了内府的帑币,如果一道御旨就能从宣府调运粮食出去,那还不如将所有的钱粮都贮压在京仓内。此风不可长啊。”

  佀钟似乎也听出来了。

  谢迁就是来给刘大夏“撑腰”的。

  光靠刘大夏去跟张周、王守仁这条线上的人争,是有点蚍蜉撼树的意思。

  但如果朝中一众老臣出头的话……当然也不能出头太明显,就是要暗地里支持,这是为防止皇帝产生激烈的抵触情绪,这就需要谢迁为代表的内阁大臣等,时不时在暗中发个力什么的,以整顿等名义,暗中帮刘大夏一把。

  佀钟很清楚自己在朝中的定位,他不属于新派,意思是户部现在主要还掌控在刘健为首的传统派系手中。

  佀钟点头道:“是该如此,那就找人奏上一奏,不如再请陛下将这批的安置粮改成银钱,以西北出兵用粮要有所储备为由,把粮食改调往延绥……您看如何?”

  “嗯。挺好。”谢迁点头。

  不改变皇帝赏赐的目的,只是把赏给偏头关出兵将士的粮食,重新换成银钱,重新经过一遍审批,把已经落实的赏赐再改成虚的……

  皇帝以为自己赏赐了,但其实将士手上暂时什么都得不到,要再等个一年半载,这批赏赐再以折色的方式发到将士手中。

  既找了麻烦,还不露痕迹。

  谢迁-->>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