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挺好。”张周道,“带我去看看工炮坊,顺带把我最近所画的铸件图纸,交给那些工匠,看看如何去锻造。”

  ……

  ……

  西山工炮坊内。

  巨大的熔炉是负责冶铁的,西山主要负责张家口等处铁矿的熔炼,而永平府的铁矿更多需要靠运煤到永平府完成铸造。

  因为几个煤矿和铁矿场都不在一起,相距很远,在这时代造成了运力不便,张周也在考虑进行改良。

  而所用的方法,基本就是这时代最为推崇的“蒸汽机车”,也就是制造蒸汽火车了,但因为此事成本巨大,加上对于路线的考证和规划也需要时间,目前这还只是局限在论证阶段,张周甚至都还没跟朱佑樘正式提出这件事。

  工炮坊门口,伫立着一个炮台,面对的是西山后面十几里长的深谷开阔地带,这里也是作为试炮之所。

  这次被运上炮台的,是一尊看起来与之前火炮没多大区别的炮,比重炮要轻很多,但还是要比之前的子母炮要更沉。

  孙上器道:“大人,一切都是按照您所设计的,图纸和里面的线您应该也都看过了,至于炮弹的精度已经按照您所说的,误差不能超过丝毫,但此炮很沉重,即便加上轮子,也需两匹马才能拉得动,若是要过山丘等处,也极为不便。”

  “嗯。”

  张周点头。

  面前这尊炮,就是张周最近一直在研究和改进的“线膛炮”了。

  之前无论是轻炮、远炮和重炮,都是滑膛炮,在发射距离和精度上,都是要仰仗于初速度,瞄准也只是一个大致的方向,落到哪算哪,往往射击的精准度能在一里之外,就误差到二十米以上。

  因为精度的误差,使得鞑靼骑兵在遇到大明火炮阵的时候,现在也基本都以分散阵型的方式,尽可能让大明的火炮不能全面覆盖。

  但若是换上线膛炮,精度提升之后,射程最远甚至可以达到十里开外,且在精度上能保证误差在十米上下,使得火炮的射程和瞄准有了质的飞跃……当然现在初次研究出来的线膛炮,还远达不到如此的精度,只能说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砰!”

  一炮打出去。

  并没有炸膛。

  之前试验已经有六七次,线膛炮最大的问题大概就是卡壳了。

  也是在大明工匠制造滑膛炮已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