训练有素,也仅限于他们在马背上冲锋的本事,遇到大明近乎不讲理的远程火器,他们所能做的仅仅是尽可能分散,以避免被团灭……而大明的骑兵也随即展开了疯狂的追击和屠杀……

  血色将草原染红,阳光映照在洒满血的草地上,也不知是饶血还是牲口的血,颜色颇为妖冶。

  而这一战,也没用到半个时辰,百年已经彻底熄火。

  大明眼前还能动的活物,也仅剩下一些尚且来不及被屠杀的牲口,部民已经被一锅端,剩下的牲口也会被挑选一番,能活宰的,也会将部分的肉食作为军队的粮草之用,完成以战养战的必要储备。

  “少将军!”

  部将韩铮和关敬二人出现在王守仁马前。

  关敬是跟随王守仁在威宁海一战立过功的将领,如今跟随在王守仁身边作为辽北、奴儿干都司副总兵,至于韩铮则是关敬带出来的将领,二人负责草原一战中的攻坚之战。

  “清点过,杀贼寇三百五十二人。我军将士无一人损伤!只有一马中箭!”

  关敬提到这里,就好像在提一个很微不足道的功勋一般。

  换了以往,这可是大的功劳,成化、弘治时期,只有全盛时期的王越获得过如茨功勋。

  所杀的,也不全都是鞑靼精兵,在大明,就算是鞑靼部族婴儿的头颅也可以作为军功,只是需要特别标明罢了。

  就好像鞑靼人劫掠边疆时,也不会因为面前有老弱妇孺而有任何的心慈手软。

  但王守仁并不以此为自豪,他道:“所获战功,不少是老弱妇孺。将左右耳同时割下,青壮年男子一边,其余在另一边,以石灰封口,留待回关隘之后详细查证!”

  王守仁的战术,是不留任何俘虏,“至于敌营中的刀具、甲擘帐篷、木制物等,就地损毁,贵重物品可挑选带走,剩下的一概留于荒野不必收拾!”

  关敬问道:“尸体也不埋了?”

  “无暇顾及!”王守仁将他所珍视的王威宁之剑擦了擦,才还鞘,“留几匹马用以驮物,继续向西北进发!”

  不止要往西,还要往西北走,那是远离大明的方向。

  韩铮道:“似有旁部的鞑靼斥候逃走,尚未追回。”

  “不必勉强。”王守仁倒也显得不太在乎,“既来之,则不惧他人所知,不必苛求每一战都能做到趁其不备,反倒是要让整个草原知道,我大明将士同-->>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