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关到太原等处的军务,当他知道朱凤在宁夏遇挫,也意识到杨一清有点“纸上谈兵”。

  “中丞大人,照这么下去,安边侯只怕也只能东躲西藏,鞑靼人随时都可能发现其无力再战,将其围困。”

  连王琼麾下的将领,副总兵姚顺,也察觉出杨一清的战术有大问题。

  王琼摇头道:“换了任何人去,这场仗也没法按照陛下的意愿去打。鞑靼王子此番全力来犯,只打宁夏这一路,全然是看出宁夏地势难以出击,只能固守。而关隘各处也有缺损……最要命的……鞑靼人已得我大明边镇火炮六七门……”

  让王琼担心的事发生了。

  大明在利用火炮上屡屡震慑草原部族,鞑靼王子巴图蒙克虽然还没有仿制出来,但却在之前数次交锋之中,缴获了大明的火炮。

  加上缴获的炮弹,已经能形成局部的火器压制。

  甚至鞑靼人还把缴获的火炮,用在了攻坚之上,这可比在野外用炮更容易找目标,有了具体的攻坚方向,火炮的效用也能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奏请陛下,偏关愿意调兵驰援宁夏。”王琼觉得不能对朱凤这个兄弟置之不理。

  而且王琼影远大的理想”,先不论在朝中是否能得到具体的尚书、侍郎官职,至少在西北要建立自己的威望,偏关巡抚始终太边缘化了,也得不到朝中主流文臣的认可,他更希望自己能成为三边总制,接替秦纮主持西北主要的军务事宜。

  不想当总制的巡抚,不是好军门。

  ……

  ……

  西北的战情着紧,消息也是源源不断传到京城来。

  但多数的战况,都被西北各处给隐匿了。

  宁夏各路遇到挫折,不往宁夏镇巡抚杨一清这里奏报;杨一清发现有败绩,也尽可能不往三边总制那边报;秦纮为了保证西北各处的安稳,为了不令人心涣散,有败绩也不往京师报……

  然后朱佑樘所知道的消息,也只是下面各处镇守将官认为,可以跟朝廷上报的。

  但即便如此,朱佑樘也能感觉到,西北的局势非但没有因为朱凤和杨一清抵达宁夏而好转,甚至还恶化了很多。

  萧敬道:“陛下,从已知宁夏的用兵情况来看,出击作战,的确难以获得战果,鞑子也知晓大明火炮的威力,已不会再以重骑兵冲锋大明军队的营地,双方拉扯之间,大明将士会陷入到被动。”>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