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是总督京仓的户部尚书王继,都是可以的。”

  司礼监想在朝中文臣势弱的时候,尽可能安排“自己人”来当这个工部尚书。

  王宗彝之前受张周的排挤,提督易州山厂也不过是侍郎职,而王继虽是户部尚书但只是兼职,其本身身份更类似于户部左侍郎,在大明弘治时期,总督京仓储备也是挂尚书头衔的。

  王宗彝和王继在历史上都是没有北六部尚书命的,最后都是以南京六部尚书致仕。

  对司礼监这三位来,知道他们相对处于文官的边缘,容易被收拢。

  “回头趁机走动一下,不要亲自去,这时候陛下会留意于我等的动向。希望陛下不会对工部尚书的职位也有所执着,也或不是给莱国公的人所准备的。”萧敬感慨着。

  大概在。

  一旦张周插手,那工部尚书的职位很可能是给“某个人”留着的。

  是谁,也不好。

  陈宽问道:“为何不是为莱国公准备的?”

  萧敬道:“不会的,陛下最近常翻阅有关杨善和王骥的例子,明显是想让莱国公兼任兵部尚书。此事不会有错的。”

  “那……”韦彬往陈宽那边瞅一眼,见陈宽也再无表示后,点头道,“回头就派人去。”

  ……

  ……

  宁夏镇。

  朱凤虽是从京师出发,而杨一清是从南京走,但二人近乎是前后脚抵达,朱凤也只比杨一清早到了一。

  杨一清星夜兼程抵达宁夏之后,也顾不上休息,马上就要展开对鞑靼王子主力的一战,甚至他对于目前宁夏的备战情况也知悉不多,可皇帝的旨意接连传来,连朝中顶级文臣也对他充满期待,他能感受到那股无形的压力。

  “杨军门,您或是不知,现在宁夏镇周边可调度的兵马数量实在不多,单骑兵,连万数都不到,且还分散于各城内,也有的在远关的堡垒镇所之内,仓皇调集的话,只能调出三千。”

  在军事会议上跟杨一清汇报情况的,是之前的宁夏总兵宋兰,如今朱凤到来,他宋兰就成了副总兵。

  宋兰本身没有爵位,是作为宁夏西路指挥佥事的。

  之前他先当成国公朱辅的副手,现在又当朱凤的副手……老朱家父子俩轮番来当他的长官,但要问他想跟谁干……自然是想跟着朱凤干,就因为朱凤名气大,也容易混出名堂。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