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知道劝说是没用的。

  也只能表明立场,大概就是在说,我们传统文官是不支持在辽东对建州女真用兵的。

  朱佑樘叹道:“建州女真几十个部族,虽然看起来杂乱无章,但论作战素养,却往往比之蒙古骑兵还要骁勇,他们在辽东迟早也是隐患,如果单凭他们内部的纷争矛盾,而要让大明辽东安定的话,事在他人而不在己,主动权不在手,朕难以安心。”

  李东阳道:“用兵之事,陛下应当多征求朝中臣僚的意见才可。”

  “先等等吧。”朱佑樘道,“如果秉宽对用兵之事不太抓紧了,朕再问问朝中臣工也可,奈何现在秉宽在用兵之事上往往有超过他人的远见,朕还不想辜负了他的远见卓识。”

  这好似在说,等张周输一场,咱再商议。

  李东阳对此也很无奈。

  不怕对方很牛逼,就怕对方很受器重。

  当然张周受器重是建立在所策划战事全胜的基础上,但凡有一战有点意外的话……

  李东阳明白,朝廷传统文官还是有机会的。

  “最近朝中对秉宽的非议,不知为何突然又多了起来。”朱佑樘道,“朕不希望这种情况再出现,李卿家你不妨去跟那些人说说,让他们为大明的将来着想。”

  说着,朱佑樘又让韦彬给李东阳送去一份整理好的名册。

  上面列出了最近参劾过张周之人的名单,只是上面都没有列明有关参劾的内容,有点让李东阳去猜的意思。

  李东阳心想,这是让我解除了跟孔家的联姻,马上就让我去做事?

  朱佑樘道:“朕最近仍旧很累,年后不定有多少时间上朝,等上元节之后再看看吧。有关劝朕纳妃的奏疏,朕都看过了,朕已决定纳一名妃子入宫,时间大概要等到四五月之后。”

  李东阳也听说了这件事,也明确听说了皇帝那位尚未入宫的妃子已经怀孕。

  “陛下躬体为重。”李东阳劝了一句。

  “朕知道了。”朱佑樘笑了笑,“李阁老也好好养着身体,大明上下还离不开李阁老,朕也需要你的辅佐。朕这就让人送你出宫。”

  ……

  ……

  内阁值房。

  刘健和谢迁从李东阳这里,知晓了有关张周在辽东将要用兵的消息。

  刘健道:“这次辽东之事,透出不少的邪气-->>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