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军在过半夜之后,继续出发。

  一人两马,各自都驮着自己的兵器和口粮,有的马匹还驮着火炮和炮弹。

  行军之中,王守仁一直靠近炮兵那边,都是老熟人不说,万一有什么遭遇战,调遣炮兵营的这群人也能最大程度发挥这路长途奔袭兵马的优势。

  “……王教头,弟兄们都看过了,炮弹没有受潮,只是有的炮身油布破裂,里面有进水,等到天明后,若起了日头,到时将油布撕开便可晾干。”

  之前一场雨,让王守仁很紧张。

  如果火炮和火器受潮而不能使用的话,对这路人马来说,失去了火器的支援,只靠他们所带的冷兵器,看起来是很难跟鞑靼抗衡的。

  就算威宁海周边部族的主力都在西边集结打仗,但威宁海周边怎可能没有留守的人马?

  数量是多少不重要,重点是要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再以火器压制,才能取胜……否则光靠冷兵器的对战,大明将士的战斗素养,还是远不如马背上的部族。

  当天亮之后,令王守仁庆幸的是,当天终于见到了太阳。

  “这里可真空旷。”

  刘贵骑在马上。

  他不到一年之前,还只是南京城里连生活都讨不来的底层混混,现在却跟着大军出征,还是以锦衣卫百户的身份。

  在他看来,这草原还带着一股美景,让他心旷神怡。

  至少比前一日阴云密布下雨的天气,好多了。

  王守仁道“传令前中后三部,加快行军,空旷处一个时辰至少行进三十里,进百里之后才可埋灶!”

  ……

  ……

  就在王守仁于阴山北麓行军时。

  张周亲率的中军,则在阴山之南,也快速往猫儿庄方向挺进。

  相比于阴山北麓的安静平和,阴山之南则处处充满烽火狼烟的气息,张周中军主力行进中,处处可见有部族活动的迹象。

  “不是说好咱是出来放炮打鹰的?累死个人!”

  行军两天,张鹤龄这些养尊处优的勋臣则先受不了,他们听了张周的,以为这路人马只是为了策应王守仁,出来打掩护的,根本不会与草原部族有任何的交战,行军也不会太快,结果发现……这两天每天行军都在百里上下。

  这对于一般军队的行军来说,过于-->>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