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了吧。”朱祐樘直接否定了这个提议,“先前朝上朕也说了,安边侯回京后会有叙用,如果大明的边镇总指望年轻人的话,如何能深谙大明官场论资排辈之道呢?”

  “陛下?”

  谢迁出来质疑了一句。

  陛下您这话,怎么听起来是在讽刺我们?

  我们论资排辈怎么了?这是自古以来前人总结的经验,士大夫就这调性,有本事别用我们。

  马文升相对耿直一些,问道:“那不知将安边侯调回京师之后,作何之用?京营?还是调往地方?”

  一句“另有任用”,不能令在场几位大佬释疑,以他们较真的心思,自然想知道皇帝想把这个风头正劲的小子用在什么地方。

  “京营不适合他,南京等处,也不适合。他现在只是得到了磨练,但其实在用兵方面更多是靠他人的指点,既如此,也让他回来多跟人学学,朕先前曾与人商谈过,有必要在京师左近成立一个培养军将的学堂。朕打算让翰林侍讲张周负责此事。”

  “陛下!”

  这次四名大臣近乎是同时出声,大概都是要反对的。

  什么事都有张周?

  培养军将?还要张周来给他们授课?

  问题是,大明已有都督府作为专门的军事机构,这个所谓的军事学堂又该是什么名义?

  “你们先不必说,听朕的!”朱祐樘显得很固执己见,继续道,“朕要开军事学堂,不是为了彰显秉宽比谁更强,而是他更了解威武天火药和神威远炮,以后大明的边军更多要倚重于这两种东西,这对大明边军的战法近乎是颠覆性的,朕让研制出这些新兵器的秉宽来给诸位军将讲讲,难道不应该吗?”

  我靠。

  四名大臣本来肚子里有一万个笃定的理由,能把皇帝用张周来当什么军将学堂讲官的事给否定,但听了皇帝的话,连固执如他们,都觉得自己快被说服了。

  一旁的戴义也帮腔道:“几位阁老部堂,你们应该是大明最懂行军打仗的人了,有关大明过去数年甚至是数十年的用兵之事,你们都或多或少参与到决策,但几位可是了解威武天火药和神威远炮的威力,还有适用的场合?”

  这次内阁三人齐刷刷望着马文升。

  说我们四个都是军事家,那有点偏颇,但你马文升从景泰年间就开始涉及到军政事宜,这些应该难不倒你吧?

  威武-->>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