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的文人也不在少数,何况张周给程敏政的提醒样样都是实在发生的,程敏政会逐渐感觉到怕,并想早点脱离苦海的。

  大概的意思就是说,现在给程敏政的压力还不够,让程敏政觉得还可以扛一扛。

  “咱家马上要进内帘了,您有何提醒,还请赐教。”

  萧敬现在是把张周当成幕僚军师。

  其实就算皇帝不说,萧敬也会这么做,别看东厂在处置别的事情上很有经验,但唯独对科举舞弊这种事,根本是无先例可循。

  “萧公公,您进内帘,先问我意见,会不会也不太妥?”

  “无妨无妨,此事定不会为外人知晓,就在场这几位,何况也不是让您干涉到内帘的阅卷之事,您只需要提一点意见,咱家本也以为不过是进个内帘问问事,在旁盯着点就行,但进去过才知道……里面的情况很复杂……不好说啊。”

  萧敬面色为难。

  张周知道萧敬在为难什么。

  里面的内帘官,以李东阳为首,下面一堆的言官和翰林,一个个也都是能言善辩不服输的主儿,如今皇帝就算要查内帘鬻题,也没折了李东阳这群人的威风,加上弘治时期是文臣权势近乎达到巅峰的时期,他萧敬以一个门外汉的身份去掺和会试阅卷这么专业的事情,当然感觉力不从心。

  说白了。

  萧敬需要一个专业的“顾问”。

  但朝野上下,懂科举的人谁敢随便提一些意见,去扰乱内帘的事情?以后还想不想在文官圈子混了?

  无论是皇帝,还是萧敬,都看出来,唯一能打破这种文官对科举垄断,并能提出一些宝贵意见的人,就是出身于儒家却敢于跳出儒家安逸圈子的张周。

  “哎呀,既然萧公公肯听在下一言,那在下就随便说两句,别坏了内帘阅卷的规矩就好。”

  “您请讲!除牟指挥使之外,其余的人可以先到院子里候着了……”

  ……

  ……

  萧敬得到张周一番面授机宜后,人也自信了很多,这次是直接带着牟斌等锦衣卫进内帘的。

  李东阳本还在等开弥封的消息,等见到萧敬带了锦衣卫进来,登时感觉到可能是问题有点大,毕竟之前几次萧敬来得都很低调,一副就算是东厂厂公也要遵守规矩的样子,但现在,萧敬好像不想再忍着了。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