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城关之外,王越已经完成了对回勒部的突袭。

  回勒部部族兵马数量,连三百人都不到,面对王越两千骑兵的冲击,只是在最初交战时,有零星的箭矢射出来,有一箭还射到了王越的盔甲上,但这对明朝将士来说,也根本不算什么。

  骑兵只是一轮冲击,就把回勒部的营地给冲溃。

  因为王越提前已有“穷寇莫追”的军令,回勒部半数以上的兵马都向北豁口方向逃窜,王越也没有足够的兵马去追击,他的目标也不是回勒部内堆积成小山的物资,他要扼守住偏头关城南的关口,等待鞑靼残兵败寇从内逃窜。

  另外两边。

  各五百人的骑兵队伍,已抵达了城西南门、东门附近,并架起了火炮,排起了火铳阵。

  随着火炮加入此战,变成了明朝军队用火炮攻打自家城关城门,而鞑靼人则据险而守的状况。

  可城内的鞑靼骑兵,还是接连不断从城门口或是城墙有豁口的地方,成建制跑出来……在此等时候,鞑靼军队以部族为基础的建制也没有被打乱,只是在他们往城外逃窜时,城墙周围的爆炸仍旧在继续中,鞑靼骑兵又不得不再奔逃时尽可能将骑兵队伍分散,以减少每次爆炸“升天”的人数。

  “将军,已在城门口找到火筛的部族旗帜。火筛或就在城关内!”

  王越守在城门口,暂时还没有获得太大的战果。

  但随着情报的传来,他麾下的将士们也振奋起来。

  瓮中捉鳖,居然把火筛本人也按在瓮里,连火筛都能按在地上一顿摩擦……这打的恐怕是大明弘治以来最硬核的一场战事。

  别看自己这边人数少了一些,但在这么个情势之下,城内的守军不往外跑,就等于是要“抽奖”等死……不定什么时候一次爆炸,会令其粉身碎骨。

  所以他们甚至什么都不需要做,只守在城门口,鞑靼人出来就围杀,不出来就等……

  还有比这个更惬意的作战方式?

  ……

  ……

  相比于城东和城南两处兵马的轻松惬意,城西南的突围和反突围战事则进行得比较激烈。

  大明在这一处只布置了五百兵马,而这边又是火筛部入城之前驻扎的营地所在,开战后,很多粮草堆都被焚烧,夜色被点亮,城内鞑靼兵马发现,这侧明朝兵马的驻防比较薄弱,城内鞑靼兵马首选从这一侧突围。<-->>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