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城伯、武平伯这三家都不是普通外戚勋贵出身,而是能打硬仗的武勋。

  “另外,朕还打算派一名内官前去督军,你认为谁合适?”

  朱祐樘很认真问询,让谁去当这个监军太监。

  张周道:“臣岂有资格提议?”

  “你可以的。”朱祐樘道,“若只是找西北镇守太监,朕还有些不放心……”

  言下之意,他只想找宫里值得信任的太监,那些平时跟他不接触的镇守太监,虽然比宫里的更懂兵,也更懂西北官场的应酬,但以朱祐樘对陌生人的抵触,很难产生信任。

  张周试着问道:“那不知张永张公公如何?”

  “哦?张永?”

  朱祐樘很奇怪,张周会提到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张永。

  张周道:“臣只是以自己的想法做建议。”

  朱祐樘笑道:“朕还以为你会举荐萧敬他们,伱说张永,说起来他好像还真懂一些。朕同意了。”

  张周想了想,这算是给自己找事吗?张永以后在军事上是有一定建树,但始终也只是个中官,说他多懂行军打仗也未必。

  而且张永从正德时期开始,先为八虎,后跟钱宁江彬为虎作伥。

  也不是什么正面角色。

  “唉!秉宽啊,这次找你来,其实朕主要是想跟你谈谈太子的事,你不知道,他手里有一份你画的西北的地图志……”

  朱祐樘便好像倒苦水一样,把自己管教太子不易的事,跟张周说了。

  这些话,显然他从未对他人提过。

  大概这也是他将戴义等人屏退的原因,似乎他只有在张周面前,才肯把这些话说出来,算是一种分享。

  张周听了皇帝的话,大概皇帝对太子不顾学业,却对军事很热衷的事,挺担心的。

  “大明以文立国,马背上的事都有些久远了。”朱祐樘道,“连先皇过世之前,也跟朕说,以后不可穷兵黩武。”

  张周心想,成化帝还跟你说过这个?

  看来当皇帝的也明白,把武将地位提高了,就会出现隋唐那样各地镇守轮番造反的情况,只有把武夫的军权压下去,让文官来治国,才能大抵保证皇权的安稳。

  但以文立国,就会出现军备荒驰的情况。

  张周道:“陛下,太子对于军政方面有兴趣,也有一定的天分,臣看来不应该-->>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