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答案。

  主考官都还没定,出什么题目,连自己都没定数。

  结果背后就有人帮他把题目出好了。

  出得还非常恰当,很符合他心中的预期。

  刘健叹道:“难怪你会当着同僚的面,说那番话,不过也容易让陛下认为,你是在防备克勤。说起来最近几年,他的仕途也不太顺……”

  李东阳或还真没有要去跟程敏政斗个你死我活的地步。

  因为李东阳自己已经入阁了,就算在博学方面,他有点不服程敏政,但这种事以后也很难去比了,他身为大明朝的内阁大臣,也大抵明白要放下成见。

  谢迁道:“会不会有人……算出的题目?”

  “嗯?”

  刘健和李东阳同时打量着谢迁。

  谢迁试着分析道:“你们看,先前天降一道闪电,让清宁宫起火,再是河南新野的地震……”

  言外之意,这事是张周干的。

  刘健摇头:“有什么道理呢?即便真有人有那神通,算出题目,也不该到处张扬,这对其有何好处?”

  本来谢迁就是脑洞大开做一个假设,说得他自己都快相信了。

  但听了刘健的话,瞬间如一盆冷水,把谢迁的幻想给扑灭。

  李东阳显得很懊恼,主要是因为自己心中的想法被别人探知,他显得很焦灼,他道:“谁又能洞悉人心呢?看来来年的会试,不会太简单,就算无人鬻题,外间的舆论也不会罢休。”

  ……

  ……

  泄题的人,自然是张周了。

  这是张周所能想到,改变来年会试走向最简单直接,也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反正蝴蝶效应已起,来年会试的题目基本也保不住,还不如趁着效应扩大之前,先把真实历史上弘治十二年会试的考题给放出去……真就给你们来个提前鬻题,只要题目出现过,朝中也引起讨论了,那题目就不再是题目。

  张周最初也没想明白,自己为何一定要这么做。

  但等做完之后,他思忖了一番,发现自己是非这么做不可。

  因为……

  他现在太高调了,历史上是唐寅、徐经卷入此案,很可能会因为他的高调,同场竞技的那些举人容易把妒火发到他身上,到时也会把他卷入其中。

  不要指望皇帝的宠信。-->>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