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考试,没有标点符号进行断句,密密麻麻全是字。

  张周突然就想到自己是为什么而来的,好像是……乱码观众让他来见识一下明朝的科举?

  这是四书文的考题。

  我喝大酒给人直播讲的,不就是明朝科举?这是让我活学活用?

  喂,我只是随口一说。

  唉!

  第一题是《论语》题,第二题是《孟子》题,第三题则是《大学》题,在明朝科举之中,第一场四书文的重要性毋庸赘述,简直可说是决定性的考题,三场考试看第一场的情况,尤其是在各地的乡试中体现最为明显。

  张周心中突然激动起来。

  那是不是说,我考完这三道题目,就可以一道白光送我回家?

  ……

  ……

  人生突然好像找到目标,回明朝考科举来了。

  这三道题目,张周觉得有些熟悉,隐约记得在哪见过。

  这不是弘治十一年应天府乡试的考题?

  张周差点蹿起来。

  弘治十一年?就是唐寅中乡试魁首取得江南乡试解元的那一届?

  脑海中有关自己身份的讯息也变得清晰……

  张周,字秉宽,应天府南京城人士,年二十四,南京国子监贡生,早年参加县试,落榜,以粟米捐例贡,国子监读书一年半,辍学……

  大明国子监生是有参加会试资格的,但仅限于举监和正常考试通过的普通贡生。

  在大明历代会试录中,不乏以贡生身份考中进士的人,而像张周这样本身就是靠走关系门路进国子监,半途辍学没参加结业考试的,就别说是去应会试和放官,有资格参加乡试都不错。

  乡试第一场三天考试,到距离交卷还有一个时辰……

  纨绔大少家道中落,家里五口人嗷嗷待哺……就一个连县试都没通过的例贡还想靠这个逆天改命?

  难怪想不开,要去贡院的粪号上吊自我了断。

  张周很想说。

  兄弟,你做得很对,如果换了我是你,我也选择挂脖子。

  不过我参加完科举就走了,不管你死了还是活着,你家剩下的烂摊子,跟我无干!

  ……

  ……

  一个时辰完成三天的考试量-->>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