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世间黎庶的疾苦?

  这一系列的问题,让左慈陷入了无限的思考,但…诚如这面具道人“司徒钟”今天讲述的。

  越想越是觉得存在很大的问题;

  越想越是觉得原本可以尝试的想法,最终变成不可能的任务,无疾而终。

  这便是…他左慈往往疏忽的一点——“知行合一”么?

  “知行合一…知行合一…”

  左慈嘀咕这四个字整整三遍,越是他这等阅历丰富,览尽世间百态的修行者,越是能体悟…这“知行合一”四个字所带来的影响与深意。

  这已经超过了“儒”,超过了“释”,也超越了“道”…

  理应成为引领他,也引领世人的全新方向。

  不过…

  左慈心头还有一个深重的问题。

  “这位道友,贫道闻道两次,颇有感悟,然而…还是有一言,不知道当问不当问。”

  左慈不再隐瞒,以一个道友的身份站起身来,主动与关麟对话。

  “这位道友但问无妨!”关麟伸手朝左慈示意。

  左慈眯着眼,言语缓慢:“两日前听道友讲述‘致良知’,然而良知人人都有,个个自足,是一种不假外力的内在力量…可要真的做到良知却是万难,诸如那曹操在荆州被称之为大奸大恶,可他年轻时任洛阳北部尉铸五色大棒棒打权贵,在顿丘县颁十罪疏,还百姓青天,任议郎时,他议郎谏言,任济南相时,他捣毁邪祠,他曾经也有过这所谓的良知…却最终,这份良知被外界的总总改变、吞噬…这才有了如今,世间传言中的‘挟天子之徒’、‘大奸大恶之辈’…”

  说到这儿,左慈顿了一下,“那么,世间定也有如曹操者,大家本有良知,可为了在这乱世中苟存下去,不得以必须抛去良知…否则,无法立足,又如何去论安身立命!诸如,在中原…有一七十五岁老翁向郡府检举其县县令,可昨日方才检举,今日之内…郡府便将此检举转达县令,又过一日…此老翁被县令所捕,身陷囹圄?累加罪责!自古官官相护,本无可厚非,可这与良知定是背道而驰,我等纵是有良知?又如何做呢?我等的良知…能换取这七十五岁老翁的清白么?”

  左慈是用一个具体的事例讲述,这世道,各扫门前雪容易,想要在良知的劝导下“多管闲事”…呵呵,何其艰难?

  当初,亲眼见到这一桩事时,左慈困惑了,一时不知…他与他-->>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