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缺乏根基可以合作。

  朱铭径直返回弓手校场,把自己的三十多个室友叫醒,除了张广道和白胜之外,都是来自上白村的村民。

  众人前往南城门,向知县已经准备好了,身边还跟着两个忠仆。

  “打开城门,本县要连夜抓捕祝宗道的余党!”向知县喝令道。

  门卒打着哈欠,磨磨蹭蹭将城门开启。

  码头停靠的几艘商船也遭殃,被向知县强行征用,连船夫都被一并带走。

  今晚可没有大月亮,夜里漆黑一片。

  好在这已经不是汉江,而是汉江的支流,河水流速相对平缓,借助灯笼的光亮也能勉强行船。

  朱铭盘腿坐在甲板上,望着黑乎乎的河面发呆。

  穿越前,他只是个自媒体博主,赚点小钱也全都花出去了。

  他没啥大志向,得过且过,稀里糊涂。

  这些天经历的事情,对他而言惊心动魄,夜间杀贼也还罢了,今天可是白昼当街厮杀。

  先前很累,没心思多想。

  小憩一阵,河风一吹,脑子瞬间清醒无比,难免生出来各种情绪。

  自己好像变得奸猾冷酷了,跟这傻逼知县同流合污,而且还时时刻刻投其所好。接下来,更是要杀人越货,虽然杀的是反贼家人,抢的都是一些不义之财,但还是让他感到颇为唏嘘。

  穿越一场,我到底在追求个啥?

  争霸天下做皇帝吗?

  还是力挽狂澜,保住汉家江山?

  又或者,为了让老百姓过得好些?

  我的底线在哪儿?

  忽地,朱铭想起王安石的《王霸论》,那是王安石变法的政治总纲。

  孔子只讲仁义,不分王道与霸道,但其言语更倾向于王道,内圣而外王。

  从孟子开始,尊崇王道,鄙视霸道。王道与霸道的区别,在于是否出于仁义之心,而不在于是否行仁义之举。

  荀子沿袭孔孟思想,又更进一步,王者争取人心,霸者争取友邦,强者争取土地。当遵礼行王道为主,重法而行霸道为辅。

  王安石糅合孔子、孟子、荀子思想,主推中庸,杂王霸道而行之。

  为了彰显诚信,提升自己威望,齐桓公归还土地,晋文公退兵罢战,这些在王安石看来,不是王道,而是霸道。因为他们在假-->>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