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炒制熟铁,相比以前的炒钢法大大节省时间和人力成本。

  杜钰发自内心尊敬太子爷,他把太子爷视为行家。太子爷改进的炒铁设备,给他带来了实打实的经济利益!

  朱铭问道:“官务采购生熟铁时,没有胡乱压价吧?”

  “没有,绝对没有,公道得很!”杜钰连忙赌咒发誓,生怕惹恼了旁边的耿鼎臣。

  压价肯定压价,但相比起北宋,大明压价要人性得多,不会把商贾往死里逼。也不会在压价的同时,还故意鸡蛋里挑骨头,说生熟铁的品质有问题反复折腾。

  能做到这一点,无非整顿了吏治而已。

  其实冶铁商贾还好些,采金商贾才叫惨呢。胶东那些金矿主们,被北宋朝廷逼得不走私就要亏本,那是想守法正当经营都不可能!

  耿鼎臣说道:“殿下放心,利国务的购铁价,只比市价稍低而已。”

  不但比市价低,而且还要商人出运费,把产品送到利国务的仓库。

  杜钰想留太子吃饭,朱铭简单逛了一圈,问了许多基础问题,就急匆匆坐船走了。

  杜钰带人跪送船队离开,感慨道:“真是圣明太子啊!”

  一连经过十多家民营冶铁场,船队终于来到利国镇,这里全是官方机构,军械厂同样设在附近。

  哐哐哐哐的声音不绝于耳,到处都有炉子在冒黑烟。

  军械厂的管事张成也来拜见,并带着朱铭去各处查看。

  “那边是专门造火器的,”张成指着西北边说,“已造出火铳三百余支,熟铁锻炮三门、生铁铸炮六门。另外,太子递来的‘铸炮铁模法’,铸炮工匠也已经掌握,几天时间就能铸成炮管。但是……”

  “但是什么?”朱铭问道。

  张成说道:“铁模铸成的炮管,多为白口铁,脆裂而不坚韧。想要不炸膛,炮管就要铸得更厚,还要用熟铁在炮身多箍铁环。这样造出一门炮,大约要一个多月,而且会非常巨大笨重。”

  朱铭又仔细询问,基本了解了情况。

  铸炮铁模法是晚清出现的,但其技术战国时代就有,只不过当时用来浇铸马车的零部件和箭簇。

  优点非常明显,铸造时间短,炮管只需几天就可成型,不用像泥模法那样要阴干三四个月。而且铁模可以反复使用,大大节省了铸炮成本。造出来的火炮匀称光滑,砂眼极少,可提高火炮的稳定-->>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