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部总长张澜两个人没有太大的反对,因此机构改革的进程非常顺利。

“那这个就过去了。我们最后谈谈电力部的事情。”

365工作分配

电力部。

这个部门大家不会多说什么。因为这是段勋摆平阎锡山的交换条件,让赵戴文担任电力部总长是早就确定好的。

段勋是内阁总理。

既然答应了,就不可能返回。特别是在这种事情上。如果在这种事情上返回,那么段勋在政治圈上的名声就完全毁了。

以后谁还会相信段勋的话。

这一点大家都知道,因此电力部的事情大家都是默认,默认赵戴文担任电力部总长。其实到了这个时候,大家最关心的不是机构改革。

因为此次虽然是机构改革,但其实没有多少变化,最受影响的只有交通部和农商部。大部分部门都是来自他们两个部门的下属机构。只要他们两家同意,愿意让步,那么其他部门又能说什么。而且在人事安排上也没有多少变化,只是把原来在各部门的机构分离出来。原来是谁负责,分离出来之后,还是谁负责。

就如于右任和张澜说的那样,机构改革的初期稳定是最重要的。

当然如此大规模的机构改革,影响肯定是不会太小。

毕竟内阁一次性多出来了六个部门,等于是多出来了六个内阁总长级别人物,然后还有一大堆的部门领导。电力部、水利部、铁道部、工业部、商业部、邮政总局,内阁部门突然增加这么多。这些部门以后就跟大家平起平坐,可以参加内阁会议。等于是在分享原来大家享受的内阁权力。

权力分配总是最重要的事情。

“机构改革的事情就到这里。杨总理(杨永泰)和蒋总长(内务部总长蒋鸿遇)都说过一件事情,那就是让内阁委员分管一些部门的工作,我想这是一个不错的尝试。内阁以前也有过这样的尝试,只是一直没有正式确定,都只是浅尝辄止。那么这一次内阁就大胆的尝试一下,也算是为其他各个部门、以及地方政府探索出一条路。”

戴勘非常同意杨永泰和蒋鸿遇的意思。

以后内阁的工作,就-->>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