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刘镇华才姗姗来迟,来到了西安。

刘镇华老了不少。

虽然在豫西的时候,刘镇华的部队一样不受待见,一样是杂牌军。可是豫西毕竟是镇嵩军的老巢,在这里镇嵩军有各种各样的人脉,做什么事情都方便。就算上面没有足够的拨款,刘镇华也有办法筹集军费。

可是随着陆建章入陕之后情况就完全不一样。

陆建章当陕西都督的时候,完全是一个看不起那些旁系的人。他手底下的重将,都是来自他的嫡系。整个西安的政府系统高层,全都是说安徽话的。因为陆建章就是安徽人,所以他手底下办事的人全都是他家乡人。

陆建章当上陕西都督,把原来的陕军四个旅大部分都裁撤。只有一个愿意跪舔陆建章,甚至和陆承武结拜为兄弟的陈树藩才保留了一个旅的编制活了下来。也就是说本来四个旅的陕军部队就剩下了一个旅。

至于刘镇华?

陆建章都不拿正眼看他。

刘镇华的镇嵩军是豫西土匪出身,陆建章本来就看不起镇嵩军。加上镇嵩军又不是陆建章的嫡系,陆建章就更不在意他。所以陆建章就给了一个团的编制就打发他。可是说起来刘镇华在豫西的时候是拥有三个团编制,虽然后来被白朗敲掉了一个团,但入陕的时候还是有两个团的编制。但陆建章就给刘镇华一个团的编制,而且连一个团的军费也不好好给,实在是欺人太甚。可是又能怎么办。当时的陆建章在陕西是只手遮天、权势滔天,陕军那些大佬一个个都只能是老老实实,刘镇华一个外来的人能说什么。

好在一年之后就发生了护国运动。

刘镇华在护国运动的时候投靠了陈树藩,最终驱逐了陆建章。陈树藩成为陕西督军之后,对于胡景翼这样原来的属下,而且功劳还很大的人都吝啬编制,又岂能给刘镇华好脸色。

给了刘镇华一个游击司令的官位,只给了刘镇华两个团的编制。

照样狗屁不是。

和陆建章一样,给是给了编制,可是军费却不是痛痛快快的给。老是拖欠军饷,让刘镇华非常生气。幸好护法战争爆发,刘镇华和他的镇嵩军才喘口气。利用陈树藩和陕西靖国军打的非常热闹的机会,在同州地区扩军,一下拥兵六千-->>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