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主动挖人,但他们要是投奔我,我可不会拒绝。”

“好。”

姜梅龄点头。

现在滇军人心浮动,想要投奔段勋的不在少数,这是挡不住的。只要段勋不去主动挖人,那么滇军这边也就会有几个人投奔段勋,不会出现大规模投奔段勋的现象出现。

其实这些年滇军并不是没有失去过军官,可是从来没有这么大规模的出现军官跳槽的现象。一下就走了两百多人,快三百人的军官。

“但还有一个问题。”

“说。”

“鼎和(姜梅龄),对我军的情况你应该清楚。我现在部队扩军太快,极其缺乏军官。你让我不挖滇军的军官,那我缺额的军官怎么办?”

“你想怎么办?”

姜梅龄盯着段勋。

和段勋接触越久,姜梅龄就觉得段勋越是一个难以对付的人。从护国战争之后,段勋每个动作,开始都没有发现有什么。可是几个月之后,回过头看,全他妈是陷阱。现在滇军如此困难,和段勋之前挖的坑都有关系。

“云南讲武堂,扩大规模吧。现在讲武堂每年的毕业生才两三百人,实在是太少。而且云南讲武堂主要收云南的学生,这不好,地域色彩太浓。不如开放,在我川滇黔三省,每个省都招三百人。这样讲武堂每年的毕业生就可以有九百多人。最好可以和清末一样,按照甲乙丙丁班级的做法,分类培养。军校规模和保定军校一样,这样才能够满足我川滇黔三省军队的需要。”

“德功,军校的规模哪里是想要扩大就能够扩大的。经费呢?教官呢?”

“这都好解决。”

段勋笑着道:“没有比教官更容易的。把老生放到新生当队长,跟保定军校一样把刚刚毕业的优秀学生留在军校教书。而且正好云南讲武堂和我们四川军校可以随时进行交流。至于经费就更不用管,我全权负责,不为难你们滇军。你觉得如何?”

“我知道你的意思了。”

姜梅龄点头。

姜梅龄明白,段勋这是看上了云南讲武堂,要把手伸进云南讲武堂。说实话,云南讲武堂虽然名气不小,但办-->>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