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如果段勋愿意庇佑,或者说公司本身有段勋的股份,那些人谁敢惹自己。

可是又有忌惮。

“范先生,我听闻你要建设碱厂。虽然我对于化学、化学工业不熟悉,可是我也了解过。世界上制碱技术被欧美大工厂垄断,他们对于这个技术是非常保密的。”

“是。可是正因为这样,我们才更要努力。不然我们会永远落后于他们。”

“有志气。”

段勋点头。

很快道:“范先生,虽然你说的对,但光是凭借着你的努力,估计需要好几年的时间才能够建立一个合格的制碱工厂。甚至说不定几年时间都无法攻克技术。可是你跟我合作,我有更多的办法搜集这方面的资料,帮你购买机器。而且你把工厂建在我们四川,你要什么我们就能够提供什么。要地方有地方,要钱有钱,要人我给人。而且只要在我们四川开设制碱公司,任何人都不会去打扰你们公司。怎么样,范先生,你好好考虑考虑。把你的工厂前移到我们四川,我会给你的公司最大的优惠。而且我知道你是一位很出色的化学家,在这方面肯定认识很多人,可以叫他们也回国,来到我们四川。只要是人才,我都欢迎。”

段勋看重的并不仅仅是范旭东一个人。

而是范旭东这个人的人脉。中国因为不重视理工科,所以这方面的人才非常少。虽然段勋没想过现在建立什么大规模的重工业,因为那是不现实的事情。但开办一些能挣钱的工厂,段勋还是非常愿意的。

可是这些工厂开办起来也非常困难,因为缺少人才。而范旭东认识人多,很多都是目前留学欧美日的人才。靠着范旭东,拉拢一批人才是非常不错的事情。

就如苏州东吴大学化学硕士陈调甫、上海大效机器厂的厂长兼总工程师王小徐、东京高等工业学校电气化学专业毕业生李烛尘和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化学博士侯德榜,这些中国少有的人才都跟范旭东关系莫逆。

如果能够鼓动他们都入川,不管是在大学教课,还是在范旭东的公司负责研发,又或者自己有项目,对于四川的发展都是有巨大的好处的。

“段将军,这是大事情。你应该知道我的九大精盐公司还有很多股东,我都不能私自决定。我要想想。”

-->>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