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德两国在工业方面的合作就更多。目前中国的化工领域,拥有大量的德国技术,德国专家。如果和德国闹翻,对于中国工业技术的发展也是不利的。

最起码在二战爆发之前的这几年,中国需要德国。和德国合作,可以从德国拉来贷款,购买德国机器设备,购买德国技术。就这么几年时间,中国在很多方面都会有巨大的发展。为了这几年时间,段勋都不愿意得罪希特勒。

因此就算不直接表态,该让步还得让步。

“希特勒会同意吗?”

“咳咳,应该会的。”

王永江身体越来越不好,身体恶化很是严重。

段勋很想让王永江休息休息,可是现实情况却不允许王永江休息。第三个五年计划虽然没有第二个五年计划那么猛烈,涉及到的领域那么多,但需要处理的问题却更棘手。

特别是工业标准化问题很是复杂。

影响太大。

工业标准化涉及到的部门太多,包括军队那边的工厂,利益纠葛很是严重。这个事情本来是梁焕奎全权负责,任鸿隽亲自负责的。可是梁焕奎是完全的工业负责人出身,任鸿隽更是技术人员出身。他们从进入段勋的阵营开始,就一直在工业领域打转。在工业发展上,他们两个人很厉害,贡献也很大。但是协调地方政府,协调军队工厂方面,实力是远远不足的。

包括颜惠庆也是一样。

和军队工厂打交道,和地方政府打交道,他们虽然地位很高,可是真的不容易。因此为了完成工业标准化的问题,王永江和方方面面的实力派接触。

包括军队那边。

也只有王永江这样,从开始就跟着段勋。和段勋阵营的地方政府官员,军队将军都有很深的交情。也只有这样,才能够推进工业标准化。这样全国性的调整,伴随的就是不停的利益妥协。需要的就是王永江这样的人。

因此王永江没有多少休息时间,身体越来越差。

段勋也是无奈。

如果可能,段勋真希望王永江能够在自己手底下多干二十年。可是王永江现在的身体,继续工作完全是透支生命。-->>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