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

他们两个人可以说是目前中国化学工业的权威,因为他们两个人打造了目前中国最大的化工集团,中国化工集团。

在非常艰难的环境之下起步,后来搬到了四川之后,得到了段勋的支持,发展出了现在的中国化工集团。中国化工集团不仅是中国最大的化工集团,在整个远东地区都是最大的化工集团。他们手底下拥有的精盐工厂,制碱工厂,硫酸工厂,都是远东地区最大的。他们的产品不仅在中国处于霸主地位,甚至产品远销海外。

从他们中国化工集团出去了多少目前中国化工领域的大佬人物。而且现在中国多少化工厂,都跟中国化工集团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进入政府部门工作之后,他们两个人也为中国的化学工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从中国化学工业基础开始,化学工业教育,这几年忙着煤化工业的发展。

可正是因为如此,他们两个人有些陷入了误区。总是认为中国的化学工业发展,是他们两个人的事情,是化学工业部的事情。

没有站在更高层面考虑问题。

因为化学工业部实在是没有资金,也调派不出更多的技术人员,所以对于化肥工业一直是一拖再拖。但现在听到张澜的话,两个人突然明白过来。中国政府是一个整体,很多部门需要互相配合。化学工业部不是独立的,更不是孤立的一环。

一个化学工业部的确是拿不出资金来建设硫酸铵厂。但对于硫酸铵厂有期待的不仅仅是化学工业部。

张澜可是很早就开始想要发展化肥工业,因此几次和范旭东谈过。还有建设兵团,他们目前大力开荒,手中拥有大片的耕地。正是需要大量化肥的时候,对于硫酸铵的需求很大。

除了农业部和建设兵团,还有大规模使用硝酸的大户军工厂。国防工业是离不开硝酸的,因此军工厂完全有可能参与硫酸铵厂的建造。

而且论起化学工业的人才,这几个部门也都不缺乏。

农业部算是稍微弱一点,手中的化工人才可能比较少。但建设兵团这边成立的东北化工大学,那可是从南京、上海一带卷走了大批的化工人才。而且东北化工大学成立已经三年时间,那些学期短的学生今年都开始毕业了。而且现在东北建设兵团手-->>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