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的将闾当机立断,拦住了尉聊和李斯,要不是王翦直接派兵,拦住了离开秦国南下的各国才俊,大秦从此痛失干城,也和统一天下失之交臂。

但是,嬴政从来就没因为这件事罪责过蒙恬,毕竟,蒙恬的特质不是强固,而是柔韧,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人也没有完人。

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苛求臣子人人都是圣贤。

所以,这才将扶苏交给蒙恬,就是清楚,蒙毅会坚持,但不会抗命,更不会举兵作乱。

唯一让嬴政感到欣慰的是,蒙氏一门之中,还有一个坚毅顽固的蒙毅,即便是面对跟随自己几十年的赵高,他也敢下令逮捕,即便是自己特赦之后,也对赵高冷面相对。

这一点,足以让自己对他更加的倚重了。

大雪纷飞,嬴政却如同在梦境之中,看到了未来一幕。

自己病重,就和当年的齐桓公小白一样,圣旨不能出宫,一群皇子相继作乱。

这种时候,如果王翦健在,他会因为太子之位明确,力挺危局,全力周旋却不会和任何人妥协,即便是兵戎相见,也会让帝国渡过这次危局。

如果是王贲,他会直接举兵平乱,任何违背皇命之事,他都不会承认,反而会缉拿所有火中取栗之人,干净利索的拥戴将闾坐上帝位。

这也是两位老将军的先知灼见,甚至不惜损毁蒙恬在自己心中的地位,嬴政心头一热,老泪横流,两位老将军弥留之际,还能做出这种正确的判断。为帝国以后的平稳过度,做出相应的安排。

国之上将,并不是仅仅因为可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是在帝国危难之时,在没有皇命圣旨的情况下,能够迅速判断出正确的方略,凭借自己的资历和威望,让大军追随。

显然,蒙恬没有这种特质,李信,辛胜,或许可以,但是他们却没有王贲在军中的资历和威望。

而南阳大军的主力,却都是当初将闾和蒙毅亲手锤炼出来的,而王贲也曾经统帅了几年,危机时刻,王贲和蒙毅凭借自身在军中的威望,足以调动大军平乱。

嬴政转念却想起了李斯。

当初的李斯,还是吕不韦麾下的一个小吏,但那时候,嬴政和李斯就相互熟识。

亲政之后,驱除吕不韦,李斯凭借一卷谏逐客令,让嬴政即可重用了他。

从那一刻起,嬴政对李斯的信任从来就没减少过,这些年的风风雨雨,也让嬴政认识到,李斯是一个有大器局大才具之人。

六国之战,李斯-->>

章节列表 转码阅读中,不进行内容存储和复制